| 滞水生苔没马蹄,涨沙隐约见金堤。 禹功寖久人无继,未信东流不复西。 |
| 瞿塘深窈窕,翠气晓空濛。 乱石增惊浪,长滩激迅风。 舟行天堑内,身在夹城中。 绝壁皆浸汉,于兹识禹功。 |
| 落叶清江路,秋行适古心。 井田秦法变,河海禹功深。 鸥浴蒹葭影,牛眠桑柘阴。 谁怜浪游客,独倚断蓬吟。 |
| 将圣由天纵,成能与鬼谋。 聪明初四达,俊乂尽旁求。 一变前无古,三登岁有秋。 讴歌归子启,钦念禹功修。 |
| 将圣由天纵,成能与鬼谋。 聪明初四达,俊乂尽旁求。 一变前无古,三登岁有秋。 讴歌归子启,钦念禹功修。 |
| 天地中间一叶舟,与鸥等是此生浮。 江淮千里水天碧,南北六朝烟树愁。 浪挟禹功吞巨海,寺骑娲石碍中流。 渔蓑不涉兴亡事,自醉自醒今白头。 |
| 避难苍黄处处过,扁舟不复怯风波。 禹功淮海施偏少,汉业东南得最多。 几日兵强令虏退,今年米贱奈予何。 孙公乡里仍堪住,愁访山斋空薜萝。 |
| 羁游何事复来东,岂是三生太史公。 舞鹤台空丹蜕井,见龙坛古瑞名宫。 石帆酒甕遗秦迹,玉简金书閟禹功。 万壑松风秋愈壮,直将幽意问穹隆。 |
| 江险不容极,禹功胡可忘。 向来小龙子,衮冕食千羊。 |
| 扁舟次淮浦,利涉得春风。 脱险鼋鼍畔,问津桑枯中。 俯窥清夺魄,回望渺吞空。 委注虽天力,经论是禹功。 萦纡数州接,浩荡百源通。 世久无昏垫,川今有会同。 冷烟犹漠漠,暖渌已融融。 暂得观形胜,悠然慰转蓬。 |
| 元龙湖海士,可但着茅庐。 诗老经从地,禹功疏凿余。 蜀峰帆影隔,郢树鸟行疎。 太史行天下,归来好著书。 |
| 信矣禹功美,独兼人鬼谋。 长山忽中断,巨浸失横流。 迹与在地久,民无鱼鳖忧。 谁能报盛德,空尔芦醪羞。 贔屭青崖裂,喧豗白浪豪。 客舟浮木叶,生理脱鸿毛。 柏映孤峰短,铭书绝壁高。 河师不耕织,容易戏风涛。 |
| 杲杲重光,遥山耸翠,九天秋气高明。 露团仙掌,初月挂前星。 帝念吾君父子,亲传授、光启中兴。 生储后,是为三圣,一道以相承。 升平。 当此际,黄花照座,丹桂充庭。 对两宫喜色,百辟欢声。 好是橙黄橘绿,宣猷殿、酒碧香清。 重重庆,尧仁舜孝,亲见禹功成。 |
| 只饮太湖水,不脍松江鲈。 鲈杂鱼虾腥,水涵天地初。 千里开镜奁,一色包冰壶。 日月递吐吞,蛟龙相蛰舒。 上接河汉高,下连溟渤虚。 中有洞庭山,云气相萦纡。 我来风雪天,修绠汲自如。 一饮尘涴清,再饮浇诗书。 三饮毛发寒,胸次包寰区。 大禹果至神,仿佛来前除。 万古不尽流,禹功常与俱。 |
| 蜀江自嶓冢,流恶及丘原。 宁止数斗泥,乃有千丈浑。 帝选高才郎,远来乘輶轩。 凄然在川上,会思澄其源。 重部今何如,想无风水昏。 激浊使之清,未觉禹功尊。 我戚闾丘生,短衣方服辕。 得为经途尉,可致薄夫敦。 何须读刑书,顾欲多平反。 但令吏不污,信是民无冤。 |
| 荐降灵符昭瑞命,交修盛则荐清衷。 朝真曲里扬丕烈,类帝圆坛报昊穹。 述职万邦咸执玉,来庭异域协占风。 禹功高大天无极,尧德明如日正中。 福浸含生臻富寿,泽流绵宇霈庞鸿。 粢盛丰洁神皆饗,金石和平政本通。 郁郁云烟当昼丽,熙熙景物共春融。 群臣抃蹈瞻宸扆,愿比南山祝寿躬。 |
| 度密穿青且意行,穷居谁识万人英。 山当凿处终须好,水到平时自不鸣。 夏德真应参太始,禹功那复告其成。 登临遗庙秋风里,不尽今来古往情。 |
| ... 洛中得龟书,九畴文甲坼。 禹乃乘四载,周游视水迹。 百川各复道,九河皆开辟。 禹功既已成,水患方兹息。 窃思大禹意,河九为远策。 况云杀其溢,闻之孔安国。 |
| ...br>酒虽美,不能使悲者乐。 男子之生桑弧蓬矢射四方,古人所怀何磊落! 我欲北临黄河观禹功,犬羊腥膻尘漠漠。 又欲南适苍梧吊虞舜,九疑难寻眇联络。 惟有一片心,可受生死托,千金轻掷重意气,百舍孤征赴然诺。 或携短剑隐红尘,亦入名山烧大药。 儿女何足顾,岁月不贷人。 黑貂十年弊,白发一朝新。 半酣耿耿不自得,清啸长歌裂金石。 曲终... |
| 紫岩之传,原委一忠。 遡而伊濂,根本一中。 事君致身,其用则同。 自我淑人,派于五峰。 力久积真,至公而充,淳熙之间,天下为公。 守道彬彬,洙泗之风。 公于是时,不下禹功。 据德游艺,言立志家。 故其遗书,笔意俱工。 我得而藏,敢忘所宗。 渊渊其心,皜皜其容。 学冠穹壤,名侪岱嵩。 万世仰之,曰人中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