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本性澄明万古同,滔滔润物信无穷。 百川奔注归沧海,五服安居赖禹功。 动带晚风冲岛屿,静涵秋色混虚空。 浮舟葬骨成何事,范蠡知机伍相忠。 |
| 滞水生苔没马蹄,涨沙隐约见金堤。 禹功寖久人无继,未信东流不复西。 |
| 瞿塘深窈窕,翠气晓空濛。 乱石增惊浪,长滩激迅风。 舟行天堑内,身在夹城中。 绝壁皆浸汉,于兹识禹功。 |
| 伏枕云安县,迁居白帝城。 春知催柳别,江与放船清。 农事闻人说,山光见鸟情。 禹功饶断石,且就土微平。 |
| 落叶清江路,秋行适古心。 井田秦法变,河海禹功深。 鸥浴蒹葭影,牛眠桑柘阴。 谁怜浪游客,独倚断蓬吟。 |
| 德合天贶呈,龙飞圣人作。 光宅被寰区,图书荐河洛。 象登四气顺,文辟九畴错。 氤氲瑞彩浮,左右灵仪廓。 微造功不宰,神行利攸博。 一见皇家庆,方知禹功薄。 |
| 邙山障黄河,洛水崩黑石。 方舟载车马,烟雨行人立。 我昔将王命,北渡祠河伯。 兹来复轺传,观者笑曾识。 圣君禹功齐,神龟当复出。 |
| 朝雨茅茨湿,披图叹禹功。 山河一掌上,宇宙九畴中。 水性惟趋下,民生本易穷。 胼胝岂无事,大智与天通。 ¤ |
| 山实杨州镇,人逾浙水来。 禹功县白日,秦刻卧苍苔。 龙起梅梁去,神游石洞开。 明朝有余兴,更上越王台。 |
| 将圣由天纵,成能与鬼谋。 聪明初四达,俊乂尽旁求。 一变前无古,三登岁有秋。 讴歌归子启,钦念禹功修。 |
| 将圣由天纵,成能与鬼谋。 聪明初四达,俊乂尽旁求。 一变前无古,三登岁有秋。 讴歌归子启,钦念禹功修。 |
| 天地中间一叶舟,与鸥等是此生浮。 江淮千里水天碧,南北六朝烟树愁。 浪挟禹功吞巨海,寺骑娲石碍中流。 渔蓑不涉兴亡事,自醉自醒今白头。 |
| 避难苍黄处处过,扁舟不复怯风波。 禹功淮海施偏少,汉业东南得最多。 几日兵强令虏退,今年米贱奈予何。 孙公乡里仍堪住,愁访山斋空薜萝。 |
| 羁游何事复来东,岂是三生太史公。 舞鹤台空丹蜕井,见龙坛古瑞名宫。 石帆酒甕遗秦迹,玉简金书閟禹功。 万壑松风秋愈壮,直将幽意问穹隆。 |
| 江险不容极,禹功胡可忘。 向来小龙子,衮冕食千羊。 |
| 扁舟次淮浦,利涉得春风。 脱险鼋鼍畔,问津桑枯中。 俯窥清夺魄,回望渺吞空。 委注虽天力,经论是禹功。 萦纡数州接,浩荡百源通。 世久无昏垫,川今有会同。 冷烟犹漠漠,暖渌已融融。 暂得观形胜,悠然慰转蓬。 |
| 悬首藁街中,天兵破犬戎。 营收低陇月,旗偃度湟风。 肃杀三边劲,萧条万里空。 元戎咸服罪,余孽尽输忠。 圣理符轩化,仁恩契禹功。 降逾洞庭险,枭拟郅支穷。 已散军容捷,还资庙算通。 今朝观即叙,非与献獒同。 |
| 元龙湖海士,可但着茅庐。 诗老经从地,禹功疏凿余。 蜀峰帆影隔,郢树鸟行疎。 太史行天下,归来好著书。 |
| 朝登会稽山,逍遥望南讹。 禹穴已芜没,禹功长不磨。 惆怅感往昔,沉吟发新歌。 谁言专车骨,冠弁高嵯峨。 为虺且复尔,为蛇当奈何。 天门隔虎豹,空悲泪滂沱。 |
| 朊朊郊原,茫茫字县。 书野分疆,禹功疏奠。 灵祗是致,豆笾祗牙。 幽赞皇圃,视之不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