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乱似盎中丝,密似风中絮。 行遍茫茫禹迹来,底是无愁处。 好客挽难留,俗事推难去。 惟有翻身人醉乡,愁欲来无路。 |
| 八月天气肃,二陵风雨收。 旌旗阙下来,云日关东秋。 禹迹想前事,汉台馀故丘。 徘徊襟带地,左右帝王州。 留滞悲昔老,恩光荣彻侯。 相思望棠树,一寄商声讴。 |
| 喜槌恨不投淮流,复传侯挚能校谋。 四州卧龙出长算,朝汎清洛暮营丘。 禹迹芒芒草莱远,滓边正在耕耘满。 中庭雅歌自有节,岂效夷声催煞衮。 北平渐车淖不通,白檀可越时未同。 待公刻就燕然颂,我亦严驾期无终。 |
| 庙器圭璋骨,儒林虎豹章。 韦编双辅嗣,禹迹再平当。 月冷谈经幄,尘昏弄笔床。 西州何处路,溪水咽梅乡。 |
| 西州城郭虽然小,江汉规模壮矣哉。 大别山头观禹迹,楚波亭上望吴台。 萧萧修竹凤不至,漠漠平沙雁又来。 五马相邀共登览,欲酬秋兴费诗材。 |
| 河水激箭险,谁言航苇游。 坚冰驰马渡,伏浪卷沙流。 树落新摧岸,湍惊忽改洲。 凿龙时退鲤,涨潦不分牛。 万里通槎汉,千帆下漕舟。 怨歌今罢筑,故道失难求。 滩急风逾响,川寒雾不收。 谈能穷禹迹,空欲问张侯。 |
| 郡府乘休日,王城访道初。 觉花迎步履,香草藉行车。 倚阁观无际,寻山坐太虚。 岩空迷禹迹,海静望秦馀。 翡翠巢珠网,鹍鸡间绮疏。 地灵资净土,水若护真如。 宝树谁攀折,禅云自卷舒。 晴分五湖势,烟合九夷居。 生灭纷无象,窥临已得鱼。 尝闻宝刀赠,今日奉琼琚。 |
| ...在离石。 悬水三十仞,鱼鳖皆辟易。 孰隳天地性,遂拯生民溺。 鸿飞九州野,吾愿观禹迹。 |
| 我来衡山下,古梵见老柏。 森然星野分,亶有神明力。 风霜饱更练,雨露富培埴。 岳灵共长久,造化与消息。 本盛柯叶茂,夫岂一朝积。 中断寻复续,生意仁一脉。 亦由功万世,何止祚四百。 五子叹将否,一旅少康出。 此殆皇天意,仿佛留禹迹。 倚为赤帝佐,正此苍官色。 存古追蠡在,比休玄圭赐。 稽首千万年,五丁谨封植。 |
| 玄功复禹迹。 至德去汤罗。 玉关亭障远。 金方水石多。 八川兹一态。 万里导长波。 惊流注陆海。 激浪象天河。 鸾旗历岩谷。 龙穴暂经过。 西老陪游宴。 南风起咏歌。 庶品蒙仁泽。 生灵穆太和。 微臣惜暮景。 愿驻鲁阳戈。 |
| 诗古赋纵横,令人畏后生。 驾言游禹迹,知己在蒲城。 日射云烟散,风吹草木荣。 孤吟临寇境,莫问请长缨。 |
| 亭上秋风,记去年袅袅,曾到吾庐。 山河举目虽异,风景非殊。 功成者去,觉团扇、便与人疏。 吹不断,斜阳依旧,茫茫禹迹都无。 千古茂陵词在,甚风流章句,解拟相如。 只今木落江冷,眇眇愁余。 故人书报,莫因循、忘却莼鲈。 谁念我,新凉灯火,一编太史公书。 |
| 百川乃宗巨海。 众星是仰北辰。 九州攸同禹迹。 四海合德尧臣。 朝阳栖于鸣凤。 灵畤牧于般麟。 云玉叶而五色。 月金波而两轮。 凉风迎时北狩。 小暑戒节南巡。 山无藏于紫玉。 地不爱于黄银。 虽南征而北怨。 实西畧而东宾。 既永清于四海。 终有庆于一人。 |
| ...驹过隙。 伊传亦中寿,至今名赫赫。 苍苔卧风雨,曾乏断碑额。 中原五十载,胡骑乱禹迹。 谁当懒折腰,去学陶彭泽。 忧端压不下,中夜歌秀麦。 昭代岂无人,腰黄眼前赤。 鸿儒筹禁苍,壮士守边场。 罢歌且杯酒,浇此怀抱积。 柴门剥剥响,已有贺年客。 |
| ...放翁。 放翁七十饮千锺,耳目未废头未童。 向来楚汉何足道,真觉万古无英雄。 行穷禹迹亦安往,聊借旷快洗我胸。 涛澜屡犯蛟灵怒,涧谷或与精灵逢。 黄金铸就决河塞,俘献颉利长安宫。 不如醉笔扫青嶂,入石一寸豪健惊天公。 |
| ...快驱轹。 轩昂国士知,痛愤平城厄。 兵求结发战,马作腾槽踯。 英声陵鬼方,义气殚禹迹。 书驰羽檄忙,阵布鱼丽戢。 漫天尘雾黄,照夜戈鋋白。 羌胡那敢斗,枕籍多于箦。 骈颈亟卖降,析骸仍乞食。 君文比武事,雄伟世共识。 顾我敢言勇,殆类殿奔策。 它年后从车,万一效寸尺。 声名蛮貊间。 难避江湖僻。 |
| 往年上会稽,凌空禹穴曾得窥。 今年浮沅湘,又见禹柏蹲山陂。 茫茫禹迹遍天下,独此二物称神奇。 凌云意销铄尽,根心就化空存皮。 樛柯入地枯不死,反更上擢青铜枝。 被以九龙名,流传自何时。 得非木宿苍龙精,储英萃异成雄奇。 头角崔嵬讶撑拄,牙须砾裂相纷披。 孔明庙柏信称古,上距何翅千年奇。 社陵口藻一何陋,遗落鼻祖收孙枝。 诿云... |
| ...苇泽麦垅尽化鼋鼍居。 宫中圣人方旰食,群公夙夜忧旷职。 星郎又乘博望槎,西去盟津求禹迹。 始闻古道行千艘,一朝转徙才容徙。 奔冲倏忽骇神怪,浅不浮沤深没篙。 < |
| ... 市门大隐阅千祀,苔衣尘纲薶孤标。 尤物显晦定有数,昨者惠顾不待招。 我昔西游踏禹迹,暑宿光相披重貂。 十年境落卧游梦,摩挲壁画双鬓凋 |
| 有美一人来自东,与儿洵约西游同。 谓闻古越多胜迹,庶可洗眼开心胸。 窆石亭空思禹迹,飞翼楼高忆蠡功。 过司马寓第,如见涑水叟。 入稽山书院,如见晦庵翁。 东山则想谢太傅之雅量,上虞则感李参伯之孤忠。 读范老堂记则怀憩堂于出守,问祈国里曲则想持帽于方童。 伟哉圣贤所森布,关乎名教无终穷。 彼柯亭之烟竹,兰亭之觞水,剡溪之雪舟,邪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