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六书章句苦支离,非复黄神太古时。 鸟迹虫纹皆有法,犹胜双陆伴儿嬉。 |
| 童年随法侣,家世本儒流。 章句三生学,清凉万里游。 云归龙沼暗,木落雁门秋。 长老应相问,传予向祖州。 |
| 最称弘偃少,早岁草茅居。 年老从僧律,生知解佛书。 沛艾如龙马,来从上苑中。 棣华恩见赐,伯舅礼仍崇。 衲衣求坏帛,野饭拾春蔬。 章句无求断,时中学有馀。 |
| 师道久不振,小儒咸自私。 破崖求圭角,务出己新奇。 恻恻去圣远,六经秦火隳。 不有传授学,涉猎安所为。 汉儒守一经,学者如云随。 承习虽未尽,模法有根基。 荐绅立朝廷,开口应万机。 附对皆据经,金石确不移。 熟烂见本末,较然非可欺。 吾愿下学官,各立一经师。 务尽道德业,不取章句辞。 庶几昔人风,炳然复在兹。 |
| 少鄙章句学,所慕在经世,诸公荐文章,颇恨非素志。 一朝落江湖,烂熳得自恣,讨论极王霸,事业窥莘渭,孔明景略间,却立颇眦睨。 从人无一欣,对食有三喟。 谭侯信豪隽,可共不朽事。 天涯再相见,握手更擦泪。 欲寻西郊路,斗酒倾意气,浩歌君和我,勿作寻常醉。 |
| 昔者闻卢殷,颇为世所推。 读书过万卷,尽以资於诗。 复闻孟东野,气清而色夷。 平生嗜章句,有甚於渴饥。 二士学无子,所学竟不施。 昌黎为买棺,又作铭墓辞。 相去五百年,雪林酷似之。 春谷古人徒,生死相维持。 亦为立佳城,著文树穹碑。 林兮信不忘,千载修名垂。 |
| 君不见七十二子从夫子,儒雅强半鲁国士。 二十八宿佐中兴,英雄多是僰阳人。 丈夫生有四方志,东欲入海西入秦。 安能龌龊守一隅,白头章句浙与闽。 醉游太白呼峨岷,奇材剑客结楚荆。 不随举子纸上学六韬,不学腐儒穿鉴注五经。 天长路远何时到,侧身望兮涕沾巾。 |
| ... 李君南来久有日,我始得见试捾搯。 忽逢诗挑欲我接,快句锐利磨矛刀。 要令口献近章句,若急献迫不可逃,颜赫舌涩不可吐,滞若乱绪强抽搔。 惟其自陈尚讷怍,况又听者宁不聱。 退归自与败者比,誓欲弃甲弓矢橐 |
| ...君所慕。 伊予多昧理,初不涉世务。 适因拥肿材,成此懒慢趣。 一身常抱病,不复理章句。 胸中无町畦,与物且多忤。 既非大川楫,则守南山雾。 胡为出处间,徒使名利污。 羁孤望予禄,孩稚待我餔。 未能即忘怀,恨恨以此故。 终当税鞿鞅,岂待毕婚娶。 如何久人寰,俯仰学举措。 衡茅去 |
| ...汤里面境何求,宝殿东边院最幽。 栽种已添新竹影,画图兼列远山秋。 形容岂合亲公子,章句争堪狎士流。 虚负岷峨老僧约,年年雪水下汀洲。 汉江西岸蜀江东,六稔安禅教化中。 托迹幸将王粲别,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