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已深藏畏俗知,客来邻曲善为辞。 偶弹冠起成何事,径拂衣归自一奇。 村饮妇常留烛待,山行童亦挟书随。 明时性学尤通显,却悔从初业小诗。 |
携手童乌三尺强,已知经术胜文章。 可怜不见凌云日,迸洒西风泪几行。 |
寺门压石危欲崩,槎牙老松挂苍藤。 风传上方出定磬,雨暗古殿长明灯。 宿林野鹘惊复起,争栗山童呼不应。 溪南闻道更幽绝,明日裂布缝行縢。 |
三髽初得牧牛童,两扇新成钓舸篷。 偶访野僧过射的,却冲微雨上樵风。 登山未减青鞋兴,到手俄惊绿酒空。 自笑此身犹健在,试凭重阁送飞鸿。 |
眼有玄花因悼亡,观书对客两茫洋。 情知泪是衰翁血,更为童乌滴数行。 |
武帝有荒志,终童无远谋。 长缨自击耳,莫击越王头。 |
西方长庚今我是,东郡短人岂兄弟。 修眉班首顶如鬀,蹡蹡衣裳犹楚制。 翩然来游太平世,市上小儿惊且睨。 身外不须童鹤赘,一粲人间八千岁。 |
霍童山峰凡六六,不知仙子在何山。 秋风万里一黄鹤,返照半林双白鹇。 长剑气横霄汉外,飞泉影落画图间。 自怜懒作朝阳客,访道寻真日往返。 |
银字笙箫小小童。 梁州吹过柳桥风。 阿谁劝我玉杯空。 小醉径须眠锦瑟,夜归不用照纱笼。 画船帘卷月明中。 |
舍舟入洞夕阳斜,得见方村八九家。 林锁山环藏屋宇,鸡鸣犬吠隐烟霞。 宁知门有今朝客,可使灯开昨夜花。 共喜相邀询动止,呼童汲水煮山茶。 |
呼童夜半一杯汤,盎盎天和入肺肠。 咽正滑时即挥去,人间此意细思量。 |
井灶萧条岁又残,呼童扫地具杯盘。 村舂堪笑生涯俭,家祭方知拜起难。 衲坏蒙头寒自若,烛烧见跋夜将阑。 卧闻傩鼓咚过,不与诸孙作伴看。 |
马鞍山下倚吟鞭,慨想前贤古道边。 健笔南轩三大字,高风相国一泓泉。 征途著句虽无暇,诗版留名自可传。 寺主相邀观石刻,呼童汲水取茶煎。 |
地逢平处亦萦回,不是逃兵底肯来。 坡上一祠犹姓蔡,山前当路尽通台。 高岩童去收桐子,邻县人过问藕栽。 忽见深衣老儒者,清时不信少遗材。 |
天童用底,来育王用不著。 育王用底,归天童用不著。 用不著处用有馀,一箭双雕随手落。 |
思君风度心如结,何日从容迭献酬。 凉入郊墟能过错,奉陪童育两山游。 |
酒熟固可喜,酒尽亦陶然。 有客则剧谈,无客枕书眠。 饥啜羹不糁,闲玩琴无弦。 摘嗅砌下花,掬弄涧底泉。 啄木抱蠹枿,搏黍鸣桑颠,欣然为一笑,世故何足捐。 无人骂郑虔,亦无嘲孝先。 回顾三角童,吾与汝忘年。 |
户外履綦常不到,手中锄柄少曾闲。 古时废地今花坞,昨日荒陂忽蓼湾。 牧马童乖能识路,操蛇神黠怕移山。 颜曾老矣虽难免,犹在长沮桀溺间。 |
青春初破未容深,趁得清明到武林。 官柳野花供醉瞩,版桥山石惬归心。 长才凛凛恢游刃,善政优优得理琴。 好去天朝鸣佩玉,海边童叟谩歌吟。 |
孤童崛起世希有,二子成名人所难。 终始两无堪恨处,东西常大所居官。 诸方老宿俱参遍,盖世功名忽梦残。 爱我平生呼畏友,负公无路送行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