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冰柱雪车元有声,五言早已号长城。 仙源迷路及春浅,盗骑解围空月明。 君岂似龟将曳尾,我端如雁不能鸣。 何人肯作千金贷,卖药江湖隐姓名。 |
| 雅望三朝第一流,端如砥柱屹清秋。 爱君炯炯无他志,许国堂堂不自谋。 梦绕苍龙新阙角,凉生黄鹤旧楼头。 中兴真主须真相,未雪双鸾耻未休。 |
| 我爱清江郡,端如屋上乌。 挂冠推二老,缝掖盛诸儒。 吴蜀书难得,荆蛮病益癯。 飞黄去腾踏,局趣效辕驹。 |
| 闻道崔公作芦雁,端如庄叟玩鯈鱼。 骞翔唼啑妙百态,君看老因般礴馀。 |
| 仙人昔是瑶池客,佩玉鸣銮生羽翮。 骑鲸千载说白云,弱水三万那可隔。 蓬瀛深处乃其家,无限真仙衣绛霞。 相呼酌醴劝蟠桃,安期大枣端如瓜。 龙吟虎啸众乐奏,神芝瑞草生奇葩。 愿将此意踵太古,自然之道非特夸。 |
| 炎言橄榄佳,余柑岂苗裔。 风姿虽小殊,气韵乃酷似。 骍颜涩吻余,仿佛清甘至。 侯门收寸长,粉骨成珍剂。 犹闻杂蜜草,少转森严味。 奇才用不专,虽用何殊弃。 端如效苦言,逆耳多嫌忌。 弃果事何伤,违言德之累。 悦口易逢知,感兹发长喟。 |
| 识得庆云和尚,不痴自号痴翁。 此老端如五老,高出庐阜诸峰。 |
| 汉唐科目各招延,中者端如拾芥然。 明水赋曾拘八韵,大廷策亦限三篇。 窃窥古调谐轩律,留取高吟和舜弦。 圣代作人添舍法,祝君走马止三年。 |
| 滞雨昏风涨野田,旅亭犹幸窃高眠。 闭门不为辞宾客,开卷端如揖圣贤。 梦里壮周花里蝶,醉中徐邈酒中仟。 老来此与非吾事,静识东君意自传。 |
| 北客未识猫头笋,此来逢君欣得之。 出土好色已胜玉,下箸珍味端如饴。 口涎馋嚼笑早计,食指蠕动能前知。 小炉谁见亲煨熟,醉眼瞢腾岸接篱。 |
| 浪汲初升,云雷相送,腾跃棱棱看大用。 烧尾分明度禹门,华鳞未肯淹虀瓮。 老成人,不惊众,惯临大敌初无恐。 泛泛端如五两轻,堆堆何翅千钧重。 高名四海复谁同,介立八风吹不动。 |
| 数年美政在棠阴,考绩如公合赐金。 莫问逢迎妨俗眼,但知惠爱尽吾心。 攀车共愿轮生角,追路端如鹿走林。 我亦一廛清霅尾,惭无妙笔写徽音。 |
| 一冬风雪苦多寒,春至冰霜更积攒。 咫尺端如隔千里,况于楚粤路漫漫。 |
| 男儿鼎珍食,富贵倚稽古。 不然东山车,稳载十眉女。 可怜强项令,俗尘塞肠腑。 端如溧阳尉,老诉食荠苦。 |
| 身到钱塘江上初,端如碧海挂新图。 不知洗眼观潮日,豁得平生俊气无。 |
| 人皆有耳目,夫子旷与娄。 弱毫写万象,水镜无停酬。 闲居惜重九,感此岁月周。 端如孔北海,只有樽空忧。 二子不并世,高风两无俦。 我後五百年,清梦未易求。 |
| 廉使端如秤样平,行台非以刻为明。 未论汉吏摇山力,且听尧民击壤声。 |
| 云无天净。 明月端如镜。 乌鹊绕枝栖未稳。 零露垂垂珠陨。 扁舟共绝潮河。 秋风别去如梭。 今夜凄然对影,与谁斟酌姮娥。 |
| 吾宗三凤久心降,一见端如渴饮江。 好客襟怀直绝倒,封侯骨相自耆庞。 知名夙昔惭惊座,袖手雍容笑斲窗。 岂谓诗盟容我辈,哑钟无韵若为撞。 |
| 阅世端如木偶人,不须离妄始逢真。 功深夜鼎三时火,候转秋河万里银。 可笑侏儒空饱粟,犹怜痀偻解凝神。 它时应见鞭鸾凤,老去浮藜不夜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