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仙篆元非世俗书,笔端会把鬼神驱。 当年笔迹今何在,洞客争传笔叶符。 |
| 落魄尘埃七十翁,平生梦想此山中。 未应凡骨逢黄老,犹幸垂髫识莫公。 泉涧泠泠皆佛法,竹符叶叶总神功。 刀圭欲问吾仙祖,一洗尘劳万虑空。 |
| 先正当年遇阜陵,在廷玉立指忠清。 甘棠笏得孙枝绍,使竹符分棣萼荣。 七袠骎骎登上寿,诸郎鼎鼎擅英名。 北邙邙千古无恨,吟些聊供薤露声。 |
| 名重星垣试,官闲月寺中。 竹符千里郡,花浪一帆风。 尘隙驹從度,霞觞酒莫空。 公堂封笔塚,郵舍递诗筒。 骚客休怀楚,词臣合薦雄。 长庚谪仙骨,须入抃鼇宫。 |
| 三朝褒旧德,一代仰名儒。 晚岁持荷橐,频年剖竹符。 共期调鼎鼐,岂谓老江湖。 身后知无憾,传家有凤雏。 |
| 北邙山下一孤坟,流落三千绮丽文。 後世声名高白日,当年荣利等浮云。 屏除忧愤归禅寂,消遣光阴在酒醺。 若使篇章深李杜,竹符还不到君分。 |
| 忧民无语对东君,一雨滂沱慰望云。 宣化但期施实惠,劝耕宁复事虚文。 已看野老扶藜去,应有幽人植杖耘。 千里农桑知帝力,自惭滥把竹符分。 |
| 莫嗟荒僻又离群,且喜风谣岭北闻。 铜柱虽然蛮徼接,竹符还是汉家分。 春书来逐衡阳雁,秋骑归看陇首云。 相见会知南望苦,病骸今似沈休文。 |
| 雅乐闻琴瑟,相因泰昊前。 朱丝疑杂奏,素女减哀弦。 破竹符终全,分鱼目不全。 所馀裁五五,再续未绵绵。 损益时皆有,亏成理或然。 茫茫千古意,汉帝自谁传。 |
| 老矣何堪剖竹符,频年强出应时须。 腰间谩佩买臣印,月下同游贺老湖。 白雪已知人寡和,清风还忆醉相扶。 十洲三岛登临处,能记稽山病守无。 |
| 晓色朦胧,佳色在、黄堂深处。 记当日、霓旌飞下,鸾翔凤翥。 兰省旧游隆注简,竹符新剖宽优顾。 有江南、千里好溪山,留君住。 牙板唱,花烟舞,云液滑,霞觞举。 顾朱颜绿鬓,年年如许。 见说相门须出相,何时再筑沙堤路。 看便飞、丹诏日边来,朝天去。 |
| 锦绣文章,圭璋闻望,碧落侍郎。 昨履声渐近,星辰避次,竹符重剖,湖海生光。 委羽天空,石桥水冷,每为众生时雨滂。 君知否,是民心襦裤,吏胆冰霜。 少须召入鹓行。 也不念无人荷紫囊。 有本朝曾旦,移春手段,旧家羲献,补月心肠。 此去三山,却登八座,已准金瓯姓氏香。 还朝处,双凫作对,五马成行。 |
| 棠木筠溪手自栽,竹湖又剖竹符来。 祖孙相望风流盛,父老驭传春意回,拔薤莫须施辣手,泛莲似更欠清才。 善人所至如甘雨,要洗漳民满岩层埃。 |
| 竹符驱我出山来,万事无心付酒杯。 又见江城春到也,伤情却忆故园梅。 |
| 方安林下乐樵渔,底事牵来剖竹符。 道院固知人少讼,丰年何幸俗多娱。 头随野鹤穿花径,静看游鱼戏玉壶。 却愧此身犹束缚,未能归去老江湖。 |
| 学海儒珍昔所知,于令刮目异常时。 蜗庐何幸纡千骑,萤烛多惭对九枝。 铅摘次书才赡雅,麈毛挥辩状清羸。 竹符芸省翻留滞,可是青云缓步迟。 |
| ...据江海冲,星占楚吴分。 五季剧荒扰,我朝夷僭闰。 督府时称雄,守帅选常遴。 由来竹符使,莫匪邦家闻。 其间九贤者,尤推万人俊。 太原文章伯,师友渊源濬。 五事陈便宜,七制推典训。 屡荐官虽崇,三已色无愠。 岐公老藩朝,惠爱浃吴晋。 荐士言有味,偃兵功不陈。 鼎饪方燮和,丘园终委顺。 哉文肃公,生遘休明运。 三朝翰墨工,二府... |
| ...官执欲称职。 奸回浊浊天縡,孰任排格力。 愿为顾少连,勿学元友直。 上意方简在,竹符畀泥轼。 政成秉介圭,入觐朝北极。 簪得寸进尺裹紫囊,玉立凛正色。 顾余初筮令,寒饿日驱迫。 手板非倒持,倚席惧引慝。 分我意何厚,榻前便指画。 一梦虽难凭,品秩从此得。 毋但啸西爽,清谈更何益。 课最玺书来,洗眼看黄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