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声称籍甚自髫年,圣处闻之于膝边。 庙瑟久无人续响,国棋谁与子分先。 书经秦火讹难读,钵至曹溪靳不传。 功行满时笙鹤下,未应山泽著臞仙。 |
| 湖海知君岁月多,欲寻笙鹤问烟萝。 相逢一笑江南陌,听彻丝桐听踏歌。 |
| 旋踵之间政事堂,挂冠神武一何忙。 松风醉卧山前后,梅障留题春在亡。 八十磻溪才事业,百年落水自平章。 老天肯使斯文坠,剑履已空笙鹤翔。 |
| 倦行白雨翠云中,投宿禅房听晓钟。 弹压山川诗未老,留连岩壑兴何浓。 回看尘世频三叹,上彻天关更几重。 径欲乘风此仙去,时时笙鹤下前峰。 |
| 轺軿七十晓相追,记得张园叙拜时。 香衬蕙兰来北里,云随笙鹤燕仇池。 朋簪重盖宁人力,贫仕居卑听化儿。 只冀幕莲分靫菂,诗坛棋社与闲嬉。 |
| 青城结云巢,拟住三千年。 御风偶南游,万里栖紫烟。 翠裘绿玉杖,白日凌青天。 招呼方瞳翁,邂逅鸟爪仙。 朝咏阴阳歌,暮诵道德篇。 玉童持碧简,笙鹤来翩翩。 海边武夷山,小留赏宿缘。 火食非所乐,巾褐常翛然。 清时未免出,颇息世俗传。 行矣秋风高,去采玉井莲。 |
| 蓬莱深处访仙家,云护岩扉石径斜。 笙鹤未归春寂寂,青鸾啄碎碧桃花。 |
| 雪霁万山出,和气蔼王正。 平园春事竞起,梅柳冻全醒。 此际朝元归路,疑有真仙呈瑞,笙鹤九宵声。 东阁识风度,南极粲光明。 看精神,秋夜月,玉壶冰。 淳熙相业隆盛,家自得仪刑。 闻道君王神武,捷报胡儿宵遁,玉殿正论兵。 行奉紫泥诏,帷幄佐中兴。 |
| 隔岸烟云一望间,夜深笙鹤与俱还。 不缘曾识谪仙面,未必烟云住此山。 |
| 旌阳宫殿昔徘徊。 一坛云叶垂。 与君闲看壁间题。 夜凉笙鹤期。 茅店酒,寿君时。 老枫临路歧。 年年强健得追随。 名山游遍归。 |
| 松萝滴翠白昼阴,七十二峰中最深。 绿毛仙翁已仙去,惟有石坛留竹坞。 竹阴扫坛石槎牙,汉时风雨生藓花。 山中笙鹤尚遗响,湖外人烟惊岁华。 道人眸子照秋色,邀我分山筑丹室。 驱丁役甲莫儿嬉,渴饮隐泉饥饵术。 |
| 儒冠不戴戴星冠,人生荣华作梦看。 谱出三茅终得道,趣同五柳早休官。 月寒缑岭来笙鹤,春蔼慈州忆枳鸾。 笑指方壶最深处,凌空霞佩玉珊珊。 |
| 升沉渠敢话齐年,妙句推褒辈行然。 高燕况叨琼作醴,凡骀底称玉为鞭。 歌终画扇犹庶面,舞困欹花半压肩。 此去隽游萦客梦,梦陪笙鹤下琼田。 |
| 山上风吹笙鹤声,山前人望翠云屏。 蓬莱枉觅瑶池路,不道人间有幔亭。 |
| 笙鹤孤云宿子围,写诗阿买已能诗。 旧时先友今谁贵,红叶花开有牧之。 |
| 洪崖仙裔,接武浮丘袂。 佩玉长裾下尘世。 东寻山水,独抱一琴来锦里。 不犯人间宫祉。 城山堂宇静,百丈楼高,湖海元龙浩然气。 初度启初筵,昼永堂垂,笙鹤铿、轰出云际。 问雅乐、何时献三雍,待汉殿明年,日长风细。 |
| 万驽骀里一龙媒,朝发瑶池暮玉台。 介甫尤称原妙质,资深亦叹轼奇才。 席前宣室思渠久,帆近蓬莱作麽回。 此去不应重谪堕,海山笙鹤待君来。 |
| 黄堂风转碧幢开。 笙鹤九天来。 三冬爱日,一方惠露,人在春台。 持杯多赞松乔喜,低唱列金钗。 明年此日,紫微垣里,光应中台。 |
| 长风将佳月,万里到此堂。 天游本无待,邂逅今夕凉。 北窗旧竹短,南窗新竹长。 此君本无心,风月不相忘。 道人方燕坐,万物凝清光。 不独揖霜雪,似闻笙鹤翔。 乃知一念静,可洗千劫忙。 明当携麯生,往问安心方。 |
| 洞里莺花别有天,为渠蘸甲上金船。 舞姝贪看尘生袜,饮兴浑忘雪满颠。 弄影竞垂三昧手,倚风疑袅五枝莲。 广寒再阅霓裳罢,笙鹤飞来末是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