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我昔闻诸太古初,冯翊窅窅安可摸。 自从庖羲得龙马,奇偶变化滋图书。 结绳之政由此毁,蝌蚪鸟迹纷坛起。 后来大小二篆生,周称史籀秦夸李。 只今相去几百年,字体散漫随云烟。 岐阳石鼓土花蚀,绎山之碑野火然。 纵有秦铭刻岑石,冰消雪剥无踪迹。 书生好学何所窥? 每展史编空叹息。 樊山先生东鲁儒,好古博雅耽成癯。 八分小篆纯古法,凿... |
| 官样何如野,谋生拙最宜。 君门标野拙,篆刻大精奇。 |
| 正一受天录,腰垂神虎章。 群魔狱幽隐,秘篆刻青苍。 故事骇前志,余威惊大荒。 谁能识奥诀,禹步学魁罡。 |
| 壁立东南第一峰,问知名道葛仙翁。 丹砂灶逼云头近,玉井泉流海眼通。 六字籀文天篆刻,数间洞屋石帡幪。 我来整屐层巅上,无数群山下风。 |
| 吴客来游古越都,缅怀前事更踟蹰。 高峰篆刻空秦望,遗庙丹青尚禹谟。 佛屋几迁王令宅,官租半入贺家湖。 日斜欲返烟城去,柳下春般吵受呼。 |
| 华岳金天庙,唐贤石阙题。 姓名留篆刻,冠剑落耕犁。 字体诸家杂,函封数驿齎。 几行犹壮观,丞相讨淮西。 |
| 宗师垂手贵天真,肯事雕虫篆刻新。 只向平田浅草处,等闲推出玉麒麟。 |
| 天巧都存篆刻中,得君刀笔即荣通。 凤池谁信曾三人,关吏犹猜八十翁。 |
| 落落衣冠八尺雄,鱼符新赐大河东。 穰苴兵法申司马,曹植诗原出国风。 拈笔古心生篆刻,引觞夹气上云空。 石渠病客君应笑,手校黄书两鬓蓬。 |
| 近来曾与二三子,准拟诛茅紫翠间。 老石摩挲堪篆刻,恨无笔力记西山。 |
| 末俗轻浮甚,斯人有古风。 持身无表襮,为吏极清通。 学似武平一,仕如张长公。 龟趺宜篆刻,潜德照无穷。 |
| 岳镇巍峩幕府雄,紫青颐旨禀趋风。 布宣条目都无扰,求瘼慈祥概所蒙。 宾位樽罍人事改,影娥花月画堂空。 诸方故吏多才藻,撰纪徽嘉篆刻丰。 |
| 槛外江流知几霜,烦君著语吊滕王。 琴中谁识啼乌曲,酒后任称司马狂。 阁序尚留唐篆刻,剑光何预晋兴亡。 此行遍览遗踪了,历有徵书出建章。 |
| 一株沉水万金装,篆刻蛟龙缕凤凰。 工巧敢言歆上帝,精诚唯许格君王。 |
| 新秋爽气溢长空,弦诵低昂月映栊。 济济青衿成鲁变,洋洋泮水咏洙风。 群儒篆刻空章句,百氏纷纭赖折中。 何日拔才空冀并,如今高誉满山东。 |
| 隆名盛位知难久,壮字丰碑亦易亡。 枣木已非真篆刻,色丝空喜好文章。 岘山汉水成虚掷,大厦深檐且秘藏。 好事今推霅溪守,故开新馆集琳琅。 |
| 腊残春早。 正帘幕护寒,楼台清晓。 宝运当千,佳辰余五,嵩岳诞生元老。 帝遣阜安宗社,人仰雍容廊庙。 尽总道,是文章孔孟,勋庸周召。 师表。 方眷遇,鱼水君臣,须信从来少。 玉带金鱼,朱颜绿鬓,占断世间荣耀。 篆刻鼎彝将遍,整顿乾坤都了。 愿岁岁,见柳梢青浅,梅英红小。 |
| 每恨尘劳荒旧学,更惭篆刻得初名。 圣贤阃奥期深入,风雅源流庶一清。 短技示人方蓄缩,雄篇鏖我太峥嵘。 君诗合作咸韶秘,何尔轻酬郑濮声。 |
| ...,黛眉类扫迹。 浓朱衍丹唇,黄吻烂漫赤。 娇语若连琐,忿速乃明集。 握笔利彤管,篆刻未期益。 执书爱绨素,诵习矜所获。 其姊字惠芳,面目粲如画。 轻妆喜楼边,临镜忘纺绩。 举觯拟京兆,立的成复易。 玩弄眉颊间,剧兼机杼役。 从容好赵舞,延袖象飞翮。 上下弦柱际,文史辄卷襞。 顾眄屏风书,如见已指摘。 |
| 举头凉影动明河,问讯仙人八月槎。 斗下孤光悬太白,云间长御挟纤阿。 《霓裳》催按新声遍,凤诏需承曲宴多。 一代词华归篆刻,龙文还欲映琱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