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羽节霓旌蔽紫氛,幔亭高宴武夷君。 虹桥一断青冥隔,天乐多传白昼闻。 岩挂玉机虚夜月,洞函金骨暖春云。 紫阳见说今犹在,拜乞刀圭傥汝分。 | 
| 忆昔年垂五十诗,紫阳山下结茅茨。 閒花野竹三间屋,皓月清风万首诗。 得罪权臣常自笑,逃名市隐复奚疑。 寿登钓渭真惭愧,不学空令有四儿。 | 
| 椒颂无闻不见傩,客途如此寂寥何。 丙寅小运流年换,丁亥当生本命过。 白土市荒沽野酿,紫阳山远梦吟窝。 还家要及春犹早,花满千山笋满坡。 | 
| 一拂清风一袖云,紫阳容貌鹤精神。 诗因道进言辞别,丹得师传火候真。 庐岳峰前吟瀑布,浑仪图上礼星辰。 我来暂作闲人歇,多谢仙翁相访频。 | 
| 草生宫舍似闲居,雪照南窗满素书。 贫后始知为吏拙,病来还喜识人疏。 青云岂有窥梁燕,浊水应无避钓鱼。 不待秋风便归去,紫阳山下是吾庐。 | 
| 紫阳山下住,问字足儒生。 鲜果枝头熟,新醅瓮面清。 学师朱仲晦,诗友许宣平。 焉得孟能静,沧浪共濯缨。 | 
| 昔在东原北,高唐一再行。 金书儒庙壮,画壁驿亭清。 仕宦中年达,亲知远道迎。 江南何处好,细话紫阳城。 | 
| 紫阳处百神仙窟,谁泛仙槎竞问津。 二妙先传聊璧喜,九人齐著赐袍新。 自怜十载龙门客,来领三科燕席宾。 酌颂年家无浪语,黄山高节两嶙峋。 | 
| 祥刑生意遍庭亥,蔽芾棠阴手自栽。 世降此翁犹尚德,俗衰时辈但论材。 九仙截{左革右登}于公去,万石熏炉召父来。 揽辔紫阳垂教地,饶何盍聘到崇台。 | 
| 白马嘶风入紫阳,使君一笑列壶觞。 秋原是处堪图画,豆子花红稻半黄。 | 
| 秋光动河汉,耿耿曙难分。 堕露垂丛药,残星间薄云。 心悬赤城峤,志向紫阳君。 雁过海风起,萧萧时独闻。 | 
| 紫阳儒者侣,恨不与同时。 指示四书要,躬亲百世师。 钦崇道克业,怀保诰宽慈。 玉殿凄凉处,瑶题尚启敷。 | 
| 忽得高贤讯,篝灯读数回。 苦辞白鹿讲,盍为紫阳来。 水毁祠无恙,堂新教有开。 须君速戾止,倡道淑英材。 | 
| 六十堂堂一讲师,平生矻矻鬓成丝。 紫阳道坦行来熟,洛水源深向上窥。 身岂匏瓜常不食,味耽昌歜有同谁。 旁人莫笑饥肠苦,回颊甘香胜似饴。 | 
| 伤哉道学不容时,力抵先生蹈至危。 槐棘佥谋虽日伪,草茅公论实难欺。 苍梧千里地虽远,白首一心天自知。 借问西山近何似,白云长护紫阳碑。 | 
| 退之不肯学神仙,宁只崛强处世间。 紫阳先生亦有语,金鼎偷生讵能安。 政令白日生羽翰,琼台玉宇高应寒。 虎铅龙汞吾岂晓,独有炯炯心如丹。 | 
| 寒食今年,紫阳山下蛮江左。 竹篱烟锁。 何处求新火。 不解乡音,只怕人嫌我。 愁无那。 短歌谁和。 风动梨花朵。 | 
| 君王优诏起群公,也寘樵夫尺一中。 易着青衫随世事,难将白发犯秋风。 共谈太极非无意,能系苍生本不同。 却倚紫阳千丈岭,遥瞻黄鹄九霄东。 | 
| 今名郡,刘公昔硕师。 山留黄帝跸,水绕紫阳祠。 遣足,陈言讲说疲。 曾参到否,未有四书时。 | 
| 闷见尘中光景促,仙乡来礼紫阳君。 人居淡寂应难老,道在虚无不可闻。 松桧稳栖三岛鹤,楼台闲锁九霄云。 羡师向此朝星斗,一炷清香午夜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