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,。 室,殿耆英社独灵光。 锦袍争看前供奉,白发谁怜老遂良。 丛稿如山千载后,尚堪拈出补诗亡。 |
| 生在重华内禅前,红颜倏忽变霜颠。 吾虽后辈识前辈,彼以小年疑大年。 殇子几曾知寿夭,死人安可语神仙。 何须求入耆英社,作老农夫也自贤。 |
| 有四宜休七不堪,岂容华皓尚痴贪。 固难唐突耆英社,尚可追攀老学庵。 酷嗜蟹螯聊自酌,高悬麈尾共谁谈。 吾闻多寿常多辱,伯始何须饮菊潭。 |
| 出通明殿,入耆英社,谁似侍郎洪福。 掌中元自有三珠,更检校、诸孙夜读。 管他莱相,管他鹤相,留我本来面目。 希夷一枕未曾醒,笑人世,几回翻局。 |
| 身到西枢府,黄扉一蹴开。 急流知有退,乐处在人閒。 健领耆英社,清标利欲关。 典刑今已矣,风雨暗青山。 |
| 不恋清时白玉珰,便将身世寄沧浪。 三朝元老黄枢阁,四海闲人绿野堂。 楚楚菁兰秋带雨,萧萧寒菊晚宜霜。 拟成东甬耆英社,賸乐壶天日月长。 |
| 犹记同穿豹尾中,一翻覆手异蛇龙。 吕侯赐履作方伯,毛颖免冠成秃翁。 清苦吏人无厚禄,殷勤军将有斜封。 君归定访耆英社,问讯周南太史公。 |
| 绝无上足担簦至,仅有长须荷锸从。 乍可沙边狎虫鸟,谁能池上送夔龙。 入耆英社老能几,举力田科今不逢。 翠管檀槽方迭奏,未应考击到编钟。 |
| 入洛深衣已十春,声名千载有知闻。 不须更结耆英社,溧水前头独绘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