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老去多悲事,非唯见二毛。 眼昏书字大,耳重觉声高。 望月偏增思,寻山易发劳。 都无作官意,赖得在闲曹。 |
| 眼昏书字大,耳重觉声高 |
| 咄咄清流久灌输,帝虚馆殿待名儒。 纵岭,未抵鸱夷泛太湖。 青史方将观晚节,黄封尚可易村沽。 书言耳重知君意,怕听朝鸡与漏壶。 |
| 江湖包笠今闲却,默坐惟繙贝叶文。 耳重懒闻时俗事,客来聊荐一瓯云。 |
| 回首危途尚可惊,三家村里送馀生。 入无奥主常孤立,归有邻翁可耦耕。 骂坐不闻因耳重,悬车已决觉身轻。 小诗何必诸公诵,自向闲时咏太平。 |
| 商岭东西路欲分,两间茅屋一溪云。 师言耳重知师意,人是人非不欲闻。 |
| 为簪莫用玉,玉脆长忧折。 连环须以金,金坚永无缺。 陈余尚倜傥,张耳重交结。 事势俄参商,干戈自屠灭。 意断如玦离,情忘若弦绝。 始志何绸缪,终雠何勇决。 我愿然诺心,不得轻相悦。 |
| 老境日蹉跎。 无计逃他百病魔。 强打支撑相伴住,难呵。 也是先生没奈何。 耳重眼花多。 行则欹危语则讹。 暗地自怜还自笑,休麽。 智者能调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