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耳顺恰当年,甲子方一数。 绛县老人曾纪,四百四十五。 孙弘博士适遭逢,马援击蛮未遇。 五福祝君全备,更尊荣安富。 | 
| 吟君新什慰蹉跎,屈指同登耳顺科。 邓禹功成三纪事,孔融书就八年多。 已经将相谁能尔,抛却丞郎争奈何。 独恨长洲数千里,且随鱼鸟泛烟波。 | 
| 三十四十五欲牵,七十八十百病缠。 五十六十却不恶,恬淡清净心安然。 已过爱贪声利后,犹在病羸昏耄前。 未无筋力寻山水,尚有心情听管弦。 闲开新酒尝数盏,醉忆旧诗吟一篇。 敦诗梦得且相劝,不用嫌他耳顺年。 | 
| 病翁将耳顺,牙齿落、鬓毛疏。 也惭愧君恩,放还田舍,免诣公车。 儿时某丘某水,到如今、老矣可樵渔。 宝马华轩无分,蹇驴破帽如初。 俘名箕斗竟成虚。 磨折总因渠。 帝锡余别号,江湖聱叟,山泽仙臞。 樽前未宜感慨,事犹须、看岁晏何如。 卫武耄年作戒,伏生九十传书。 | 
| 住在千峰最上层,年将耳顺任腾腾。 免教名字挂人齿,甘作今朝百拙僧。 | 
| 愁杀渔盐地,生涯寄蚁柯。 春秋将耳顺,贫病谷家和。 笑向老来减,言于醉后多。 黑头行乐日,那更识风波。 | 
| 圣人当耳顺,吾年已逾再。 日覬有新功,迩来如稍怠。 嗟尔性虽驽,敢不鞭其退。 须教十二时,此心无不在。 书此当盘铭,终身以服佩。 | 
| 耳顺何为土木勤,叔孙墙屋有前闻。 纵然一世如红叶,犹得十年吟白云。 性逸且图称野客,才难非敢傲明君。 清甜数尺沙泉井,平与邻家昼夜分。 | 
| 行年当耳顺,涉世尚心劳。 倦矣归三径,皤然愧二毛。 留诗羞茗供,为客酿松醪。 晚照横篱落,呼儿课楚骚。 | 
| 年过耳顺欲何如,臂膝酸寒齿发疏。 千里驱驰还倦矣,数椽卜筑合归与。 山衔落日谁能系,海涨平田自可锄。 寄语虎林诸道伴,江湖处处有鲈鱼。 | 
| 开岁当为耳顺翁,知非又过十秋风。 尚多儿女婚姻,使田园伏腊空。 迎菊作诗先自喜,设茶当酒未为穷。 顽躯定不缘愁死,纵死还如不死同。 | 
| 三纪徒劳只疗饥,年逾耳顺已知非。 行藏有定随缘过,功业无成与愿违。 里闬傥能乘驷入,君门便欲挂冠归。 交朋亲戚犹相庆,要看桑榆晚日晖。 | 
| 行过天涯海角。 未似西山心乐。 兴尽复东还。 鬓多斑。 彼此年过耳顺。 别后有何凭准。 唯愿各心休。 永无忧。 | 
| 我生不侥福,始终躬纯臣,虽更齐楚伪,常障西风尘。 耳顺早引年,挂冠逾八春。 甘与田畯游,遂予胸次真。 | 
| 岁踰耳顺俄七,年去古稀只三。 从今莲叶巢稳,谁在槐柯战酣。 脐下丹田休想,口边白醭罢参。 渴饮饥餐困睡,是名真学瞿聃。 | 
| 多年零雨咏公归,得谢高怀与世违。 池凤何尝嗟见夺,冥鸿终不更低飞。 寿觞应举三朋酒,师衮閒抛一品衣。 我亦摧颓踰耳顺,异时惇史托馀辉。 | 
| 昜髓三爻表,恩波九里强。 贯珠程氏传,炊玉范家庄。 荷橐中年紫,芸签到老香。 不应踰耳顺,便返白云乡。 | 
| ...鼻身意静,个中何物碍明珠。 照天照地元不坏,非心贪妄命须臾。 天命五旬当见觉,从其耳顺纵心如。 老人百出光无变,休将庚申叩文殊。 了道即心含法界,心无应物合菩提。 但劝诸人心莫怕,岂劳心上外求诸。 为君一念真空体,肯信无心道不虚。 | 
| 老子行年过耳顺。 蓬鬓萧疏,人道犹风韵。 领略风光元有分。 赏心又喜烧灯近。 薄雪初消寒欲尽。 词馆多闲,时得陪英俊。 莫讶连朝为酒困。 | 
| 老子行年过耳顺。 蓬鬓萧疏,人道犹风韵。 领略风光元有分。 赏心又喜烧灯近。 薄雪初消寒欲尽。 词馆多闲,时得陪英俊。 莫讶连朝为酒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