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憔悴长安何所为,旅魂穷命自相疑。 满川碧嶂无归日,一榻红尘有泪时。 雕琢只应劳郢匠,膏肓终恐误秦医。 浮生七十今三十,从此凄惶未可知。 | 
| 膏肓未必两边寻,好是良医双下针。 死活不能全忌口,丧车背后念观音。 | 
| 攜僧缓步听溪声,课仆疏筠出翠屏。 泉石膏肓吾自许,余生应不愧山灵。 | 
| 少小烟霞痼疾深,已将钟鼎等山林。 年来更有躭玄癖,烦向膏肓为一鍼。 | 
| 病馀不赋恼侬歌,活计江湖一钓蓑。 傥许膏肓驱二竖,肯令红粉污青娥。 | 
| 旧病诗狂与酒狂,新来泉石又膏肓。 不医则是医还是,更问无方定有方。 | 
| 骑驴何似贾司仓,行李唯余古锦囊。 秋后恰容鹰脱架,春来会有燕投梁。 清时无用材虽拙,白日能閒策亦长。 惭愧平生负三尺,一成泉石欲膏肓。 | 
| 书生本愿致时康,自怪秋来疾在床。 胸次岂无医国策,囊中幸有活人方。 但知元气为根本,正使长生亦秕糠。 竖子何劳一除扫,区区犹欲恃膏肓。 | 
| 卿勿言,朕自思,南诏覆师君不知。 卿勿忧,朕自保,范阳弄兵苦不早。 卿邪谁邪高与杨,非姚非宋还非张。 有言如此尚不用,岂有药石针膏肓。 君不见咸阳老人能直谏,何曾得睹君王面。 | 
| 爱山入骨髓,嗜酒在膏肓。 跌宕风烟外,歌呼麴蘖傍。 虚窗天柱晓,小瓮橐泉香。 垂老叨微禄,无忙。 | 
| 楚昭反国,说反屠羊。 犒师存国,弦高郑商。 居处卑贱,陈义匪常。 谁谓草泽,而乏贞良。 嗟嗟贵仕,名利膏肓。 视彼二子,冥鸿天翔。 ¤ | 
| 一洗平生筝笛耳,极知绿绮有遗音。 君臣庆会休三弄,泉石膏肓不可针。 | 
| 觉病当宜早问师,病深难疗恨难追。 晋侯徒有秦医缓,疾在膏肓救已迟。 | 
| 颓龄厌浊暑,瘦骨便清秋。 蓐收方回镳,灏气横九州。 老鹤生精神,孤松郁飕腮。 如饮寒露浆,贮以青瑶瓯。 既蠲膏肓疾,复洗热恼忧。 斟酌楚人赋,并作商声讴。 | 
| 甫听祥琴御,遄瞻瑞节荣。 许朝丹阙去,指奉板舆行。 松柳馀哀切,膏肓一梦成。 意长身未老,何事了平一。 | 
| 老农病旱如膏肓,汲井灌秧秧已黄。 湖田半作龟兆坼,河渠断道不可航。 救旱不必焚巫尪,当去民害烹弘羊。 嗟哉销变此不务,龙川佛舍徒祈禳。 中兴天子食不遑,侧身感天天与祥。 霈然坐待三尺雨,拟赋云汉歌宣王。 | 
| 昔年把酒共看山,犹冀相从物外閒。 零落山邱遽如许,膏肓泉石许谁攀。 形神孰与论三住,梦幻全真悟八还。 拱柏乔松助萧瑟,独乘明月弄潺湲。 | 
| 手调鼎剂作清凉,不秘千金肘后方。 閒数岭云松自翠,卧听梅雨药初香。 三山梦断黄粱熟,一迳莓封白日长。 我欲从公结幽隐,不干泉石解膏肓。 | 
| 高堂宴坐亦何忙,金水聊观毁与穰。 远配刁间笼桀黠,未饶倚顿埒侯王。 桑麻有亩今千计,牛马难言用谷量。 可惜一朝螺变麦,千金无药治膏肓。 | 
| 居山或称囚,得闲乃赋谪。 我方乐静退,来作三径客。 西山致朝爽,膏肓在泉石。 况当秋空净,万里看一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