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晚岁班朝列,光华动士林。 家风当冠豸,官序正腰金。 霄汉亨衢浅,膏肓积沴深。 凄凉哭门馆,笑语尚余音。 | 
| 拨开日面与月面,彷佛前三及后三。 病在膏肓重爝艾,昏兜院主可无惭。 | 
| 山峨兮水泚,地鳞鳞兮岭之耻。 睠林木兮多焦,盼美人兮曷处。 矩古兮碍今,行植兮毁深。 岂不能喑喑兮与时浮沈,奈所此蹇蹇兮若膏肓其不可鍼。 横浦兮幽绝,梅贞兮兰洁。 蜂蝶远兮一气冽烈,宇宙皎兮明月。 | 
| 大厦谁堪任栋梁,试留斋舰问行藏。 朝廷议论如春雨,吴蜀人才似夕阳。 三渐何曾投砭剂,五寒今望起膏肓。 | 
| 凿空学道本无师,歇尽狂心颇自奇。 闲坐始知冬日永,高谈未自耄年衰。 治棺准备膏肓日,酿酒枝梧雨雪时。 常笑祖龙痴到底,一生辛苦觅安期。 | 
| 西证膏肓急,人推仓扁医。 惜哉当局晚,为此历阶谁。 公在民犹望,公在民犹望,公亡事转顾。 忠魂千古在,近有紫岩知。 | 
| 古来伧父爱吴乡,一上胥台不可忘。 爱酒有情如手足,除诗无计似膏肓。 宴时不辍琅书味,斋日难判玉鲙香。 为说松江堪老处,满船烟月湿莎裳。 | 
| 尊位如何,澄潭影裹探秋波。 日面月面,铁眼铜晴安可辨。 君不见一声霹雳兮雾罩长空,千眼顿开兮云收岳面。 还见马师麽? 病在膏肓,世须忌口。 | 
| 黄山青兮峛崺,三十六峰兮森起。 草芸芸兮金吐华,石浥兮玉成髓。 若有兮薜荔衣,掬芳润兮凌险巘。 朝撷英兮岩窦。 夕揽秀兮溪湄。 招浮邱兮为侣,岂刘陵兮自迷。 疗膏肓兮下土,陪轩辕兮与归。 | 
| 伏枕残花尽,开门坠叶深。 膏肓竖子策,生死弟兄心。 原上声犹急,池头句可寻。 相怜越庄舄,不作楚人吟。 | 
| 君子岂无欲,有欲未足忧。 百计护此短,此心尚可求。 向来畏人言,言者不肯休。 不畏固未可,无言我谁尤。 事当究本源,琐细不足筹。 有疾不忌医,膏肓尚能瘳。 | 
| 五月端午令节,艾人苦痛不彻。 可怜病有膏肓,又被邪神所惑。 撞著太上老君,也是赤口白舌。 山僧反覆思量,别无仙方秘诀。 如今抑不得已,只将就渠身上打劫。 | 
| 先生原是山中客,仅能扬雄一区宅。 穷冬十日不出门,群玉峰前看三白。 谁将名字落人间,丹陛入对天开颜。 江城作牧多暇日,犹有余力穷跻攀。 膏肓不除泉石念,胜处何如眼中见。 四明风月岂无情,要是岁寒心不变。 晴檐初晃云母光,庭中已休雁鹜行。 玲珑元不碍达观,下视万物俱清凉。 | 
| 浮云踪迹真何处,会若无心是同住。 此间我若解忘情,应与闲云共来去。 面山结屋开虚明,屈伸与我同太清。 红尘洗淡一翻手,悠然适见云平凝。 回看诗客时满堂,雕刻品泄俱奔忙。 亦知泉石成膏肓,与人装取锦绣肠。 寥廓万里同翱翔,唯有白云来帝乡。 | 
| 清泉白石诱登临,净瞰轩窗竹一林。 隽永如君真有味,膏肓和我不须鍼。 流行坎止人难必,果育蒙亨力要深。 一笑相逢邀一勺,喜渠介洁似侬心。 | 
| 翰墨膏肓二十年,才亲笔砚便垂涎。 东阳鱼卵寒霜幅,嵊县溪藤妙雪笺。 一日秃除千兔颖,霎时磨尽万松烟。 洛阳市上今无价,直欲昂头写碧天。 | 
| 今年秋气早,木落不待黄,蟋蟀当在宇,遽已近我床。 况我老当逝,且复小彷徉。 岂无一樽酒,亦有书在傍。 饮酒读古书,慨然想黄唐。 耄矣狂未除,谁能药膏肓。 | 
| 玩犀牛,呼小玉。 一种风标,十分尘俗。 勤巴子病入膏肓,老盐官笑含鸩毒。 花簇簇,锦簇簇,云峰老人曾刮目。 我从山水窟中来,自谓一生看不足。 看不足,眨得眼来,云归幽谷。 | 
| 人品相悬定几分,十年高卧赤城云。 神仙窟宅古多见,泉石膏肓今亦云。 羽回拟陪天上乐,麟毫犹写世间文。 吴江枫落摇归棹,更喜新诗惬所闻。 | 
| 唳鹤啼猿怨满怀,烟葵露槿泪盈腮。 一钩桂月千林黯,半夜松风万壑哀。 不御六龙昌宝祚,遽骖八骏驻瑶台。 小卧泉石膏肓了,无任冰肝玉胆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