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尧夫非是爱吟诗,诗是尧夫忖度时。 先见固能无后悔,至诚方始有前知。 已之欲处人须欲,心可欺时天可欺。 只被世人难易地,尧夫非是爱吟诗。 |
| 尧夫自处道如何,满洛阳城都似家。 不德於人焉敢异,至诚从物更无他。 眼前只见罗天爵,头上谁知换岁华。 何止春归与春在,胸中长有四时花。 |
| 中兴论相得耆英,进退能为国重轻。 有望临人山泰华,无私待物器权衡。 两朝礼貌缘同德,多士凭依为至诚。 自古元臣薨位少,一时生死极哀荣。 |
| 才武真贤主,忧勤出至诚。 五年膺大统,一旦享英名。 凤驾乘霞远,龙楼继日明。 永言配昭考,陵寝卜周京。 |
| 千圣相承惟道一,忧勤惕厉意尤深。 至诚之理元无息,有息良非天地心。 |
| 我爱仙居宰,接人推至诚。 一官崖岸绝,百志惠慈生。 |
| 种德不在大,至诚天所亲。 但能存一念,何用活千人。 经筒儒风远,香山句法新。 功名付儿辈,不必在吾身。 |
| 浩浩元精,无臭无声。 临下有赫,得一以清。 备物致享,荐兹至诚。 泰尊奠献,夙夜齐明。 |
| 一片灵台众共知,宦途宁肯避危机。 至诚似有神明助,尽室初从瘴海归。 烈火岂能伤美宝,覆盆终是见炎晖。 人生未出功名外,多少京尘待染衣。 |
| 豆笾虽荐,黍稷非声。 惠我岂几,歆兹至诚。 |
| 豆笾虽荐,黍稷非声。 惠我岂几,歆兹至诚。 |
| 孟氏至诚通竹笋,姜诗纯孝感渊鱼。 古人常欲养志意,君子不唯全发肤。 有妹言归奉箕帚,仰谁出力助葭莩。 等闲亲鬓贫中白,自悔从来色养疏。 |
| 末俗事浮竞,夫君志不移。 至诚闾里化,纯孝冕旒知。 恬养方安命,骞腾未济时。 一朝埋玉树,空使万人悲。 |
| 性善之言一动心,至诚恻怛出天真。 纷纷狗彘乾坤裹,独有居庐啜粥人。 |
| 谏书元不为求名,上有穹苍鉴至诚。 索虏传观皆动色,岂知难悟汉公卿。 |
| 浮蓱依水。 寄生附林。 托根清流。 委积重阴。 愿树之茂。 乐川之深。 太阳移宿。 葵藿倾心。 至诚茍着。 虽微难禁。 况与夫子。 利齐断金。 敢敷中怀。 贡之所钦。 |
| 牙发重生黑,延龄三事因。 至诚遵道友,精谨奉高真。 静意摛猿马,清心聚气神。 处端聊拜上,稽首寿长人。 |
| 礼崇禋祀,神鉴孔明。 牲牲博腯,以炰以烹。 声香蠲洁,品物惟精。 锡以纯嘏,享兹至诚。 |
| 礼崇禋祀,神鉴孔明。 牲牲博腯,以炰以烹。 声香蠲洁,品物惟精。 锡以纯嘏,享兹至诚。 |
| 肃肃路寐,相维明堂。 二信鉴止,三圣侑旁。 灵期诉后,祠节齐庄。 至诚闰贶,降福地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