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山川蟠踞偶成形,威凤低回久未行。 更种梧桐真可致,高飞性似伯夷清。 |
| 唐史不闻刘嗣之,空传短李旧歌诗。 高亭毁尽唯存记,犹有区区父老知。 |
| 兴废不可必,冶城今静祠。 松声闻道路,竹色净轩墀。 江近风云改,亭深草木滋。 孤坟吊遗直,狂暗闵元规。 〈卞壶墓在观侧。 〉主 |
| 天厨酿冰池,摇振畏出境。 年衰杂羸病,一釂百不醒。 鸾台异诸曹,有政非簿领。 颓然虽无谪,因谢出囊颖。 回首愧周行,群英粲彪炳。 |
| 昔在建城市,盐酒昼夜喧。 夏潦恐天漏,冬雷知地偏。 妻孥日告我,胡不反故山。 一来朝廷上,七年不知还。 有寓均建城,且志昔日言。 |
| 归念长依落日边,壶浆今见逆新官。 声传已觉讴歌遍,身到前知政令宽。 民病贤人来已暮,时平蜀道本无难。 明年我欲修桑梓,为赏庭前荔子丹。 〈眉州倅厅旧有荔支二株,甚大。 〉主 |
| 唐朝卿相宅,此外更应无。 请看庭前树,曾攀屋里姝。 流传渐失实,遗老不禁徂。 试问归登物,林间翠石孤。 |
| 夜色何苍苍,月明久未上。 不上倚城台,无奈东南嶂。 |
| 君看原上墓,坟尽但余碑。 谁见生前贵,尘生带下龟。 高堂幸有酒,一饮岂论赀。 勉强行乐耳,古人良可悲。 |
| 酒压郫筒忆旧酤,花传丘老出新图。 此行真胜成都尹,直为房公百顷湖。 |
| 引水穿墙接竹梢,谷藏峰底大容瓢。 将流旋滴庐山瀑,已尽还来海上潮。 乱点落池惊睡觉,半山含润沃心焦。 瓦盆一斛何胜满,溢去犹能浸菊苗。 檐下枯槎拂荻梢,山川迤逦费公瓢。 幽泉细细流岩鼻,盆水弥弥涨海潮。 但爱坚如湖上石,谁怜收自灶中焦。 苍崖寒溜须佳荫,尚少冬青石趼苗。 |
| 懒思久废诗,病肠不堪酒。 强颜水石间,滥迹宾主後。 不知白浪翻,但怪青山走。 莫随使车尘,岂畏严城斗。 |
| 雪寒近可忧,麦熟远有喜。 我生忧喜中,所遇一已委。 平生闻汝南,米贱豚鱼美。 今年恶蝗旱,流民鬻妻子。 一食方半菽,三日已于耜。 号呼人谁闻,愍恻天自迩。 繁阴忽连夕,飞霰堕千里。 卷舒惊太速,原隰殊未被。 贫家望一麦,生事如毛起。 荐饥当逐熟,西去真纳履。 |
| 团团宝华岩,重重荫珍木。 归来得商鼎,试鬻溪边绿。 |
| 方暑储曲糵,及秋舂秫稻。 甘泉汲桐柏,火候问邻媪。 唧唧鸣瓮盎,暾暾化梨枣。 一拨欣已熟,急搊嫌不早。 病色变渥丹,羸躯惊醉倒。 子云多交游,好事时相造。 嗣宗尚出仕,兵厨可常到。 嗟我老杜门,奈此平生好。 未出禁酒国,耻为瓮间盗。 一醉汁滓空,入腹谁复告。 |
| 仓廪未应空,长天霰雪濛。 琼瑶布地净,组练出师雄。 云阔诸峰遍,花繁百草同。 农谣麦垅外,客兴酒杯中,聚散占风力,消融验药功。 〈历城西北阳起石山,其上不留雪。 远游聊自喜,三见岁时丰。 〉 |
| 洞府元依水面开,秋潮每到洞门回。 幽人燕坐门前石,长看长淮船去来。 |
| 少年读书处,寒夜冷无火。 老来百事慵,炙背但空坐。 眼昏愁细书,把卷惟恐卧。 寒衣补故褐,家酿熟新糯。 微微窗影斜,暧暧云阴过。 昏然偶成寐,鼻息已无奈。 儿童更笑呼,书册正前堕。 衰懒今自由,不复问冬课。 |
| 我生本无生,安有六十五。 生来逐世法,妄谓得此数。 随流登中朝,失脚堕南土。 人言我当喜,亦言我当惧。 我心终颓然,喜惧不入故。 归来二顷田,且复种禾黍。 或疑颍川好,又使汝南去。 汝南亦何为,均是食粟处。 儿言生日至,可就睢昙语。 平生不为恶,今日安所诉。 老聃西入胡,孔子东归鲁。 我命不在天,世人汝何预。 |
| 江南春候寒犹剧,细雨风吹作雪花。 中夜窗扉初晃漾,平明草木半低斜。 润催江柳排金线,光杂山茶点绛葩。 老病不堪乘晓出,纷纷能使发增华。 春雪飘摇旋不成,依稀履迹散空庭。 山藏复阁犹残白,日照南峰已半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