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 散为云雾翳星斗,聚作潭井藏蜿蜒。 钦翁未到人迹绝,千里受记来安禅。 荒榛野草置茅屋,坐令海贾输金钱。 至今传法破烦恼,饱食过客容安眠。 解装投锡不复去,纷纷四合来乌鸢。 或言此处犹未好,海上人少无烦煎。 天台雁荡最深秀,水惊石瘦尤清便。 青山独往无不可,论说好丑徒纷然 |
... 散为云雾翳星斗,聚作潭井藏蜿蜒。 钦翁未到人迹绝,千里受记来安禅。 荒榛野草置茅屋,坐令海贾输金钱。 至今传法破烦恼,饱食过客容安眠。 解装投锡不复去,纷纷四合来乌鸢。 或言此处犹未好,海上人少无烦煎。 天台雁荡最深秀,水惊石瘦尤清便。 青山独往无不可,论说好丑徒纷然 |
...汉京,去年古寺共题名。 (去岁见之于青州。 )早衰怪我遽如许,苦学怜君太瘦生。 茅屋拟归田二顷,金丹终扫雪千径。 何人更似苏司业。 和遍新诗满洛城。 |
...,宁守二尺檠。 有愚欲献璞,无意望报琼。 云何山阴兴,莫写塞下情。 竹床撼夜柝,茅屋荒秋城。 回首阊阖门,何啻九万程。 愿言大白低,滁山足春耕。 堂皇坐醉翁,开阖延群英。 |
...当夔子瘴疠地,白露溥空尚蒸溽。 可怜今宵月色凉,滟滟寒光满坑谷。 不论贵贱及富贫,茅屋朱门皆变玉。 我亦乘兴上层台,但无佳客同尊罍 |
浮生碌碌。 算由天由命,也由人福。 暑往寒来人渐老,多少兴衰翻覆。 点石为金,指山为宝,未满人欲。 千方万计,到头那个知足。 何似忙里偷闲,山间林下,净扫黄茅屋。 明月清风俱是伴,又有山青水绿。 斗酒诗篇,饥餐渴饮,且喜无荣辱。 醉来还醒,醒来还唱一曲。 |
春其几何到端木,三信东风银粟粟。 眼惊天地有奇事,喜不自持诗陆续。 尔时茅屋亦堪画,有竹宁甘食无肉。 多年裋褐夜不暖,紫凤天吴共伸缩。 袖中书册字蝇头,略借瑶阶明月烛。 忍饥未惯愿岁丰,口虽不言以心祝。 一生懒作贷米书,自汲溪水煮溪蔌。 荷锄久欲眠秋云,飞翰谁惊落春瀑。 人言安用管城子,家本田家一犁足。 分吾此雪谢老天,高吟... |
幽忧随秋至,秋去忧未已。 南城试登望,百草枯且死。 落叶投人怀,惊鸿四面起,所思不可见,欲往将安至。 斯人定谁识,顾有二三子。 清风皎冰玉,沧浪自湔洗。 窃脂未尝谷,南箕傥微似。 网罗一张设,投足遂无寄。 田深狡兔肥,霜降鲈鱼美。 造形悼前失,式微惭往士。 憧憧亩丘道,岁晚嗟未止。 西山有茅屋,锄櫌本吾事。 |
诸老俱尘土,令予双泪流。 几年能再见,一气故应休。 江左衣冠尽,人间翰墨留。 空山茅屋底,野史属谁修。 |
...若驯伏。 幽花杂红紫,点滴乱盈目。 坐久微风来,时闻散余馥。 往年读书处,宛尔旧茅屋。 虽然小破坏,修整可数木。 开门拂轩窗,无限起蝙蝠。 纵横列虫网,不免自扫扑。 壁间细书字,多是亲写录。 当时苦谋身,如此用意毒。 |
...枝,抹黛施朱尽凡俗。 池上靓妆开晓镜,露晞娇润离汤谷。 佳人得意矜绝代,陋彼牵萝补茅屋。 真赏幸逢尊有酒,清玩可使食无肉。 十眉仿佛画难亲,百匝徘徊看未足。 两旬绿秀承红嫩,一日篱槿何能淑。 朝来但觉花照眼,夜去不梦松生腹。 休夸艳杏荫白鷼,漫说夭桃疎竹。 固知尤物人共爱,也使先生动心目。 老坡有咏记江城,少陵无句惭巴蜀。 ... |
平生志不在赢余,久拟挥毫赋遂初。 莫问倚墙空甔石,但令盈几足琴书。 幸存茅屋幽堪隐,况有清溪近可渔。 剩欲抽簪访松菊,要凭突兀看扶疏。 |
...悠虎豹怒,叱阍上诉非良图。 作诗聊复相料理,甑堕已破空踟蹰。 浮生适来且适去,况此茅屋三间余。 扫除劫灰得空阔,新月恰上东墙隅。 幕天席地正可乐,为君鼓旗助歌呼。 |
绿遶青围古会稽,城东河上古招提。 巳公茅屋曾游处,渭北山人半醉题。 暂憩不妨停画楫,幽寻还得杖青藜。 旧人死尽惟残屋,竹密云深步步迷。 |
带郭人烟少,通村径路微。 水光浮栋宇,野色动窗扉。 小树无重数,前山不合围。 艰危邻虎窟,奔迫诡牛衣。 白舫意何适,丹枫看即稀。 西园小茅屋,知复几时归。 |
一闻茅屋数株梅,三径频成为我开。 剩有游蜂能掠蕊,寂无饥雀下行苔。 长吟共惜频惊落,久坐何妨晚始回。 为语清风莫轻扫,明朝更欲杖藜来。 |
... 如何年少远游子,担簦蹑屩来过此。 或欲挟策干君王,亦有辞家远从仕。 马痡仆倦栖茅屋,夜汲岩泉燃楚竹。 赐璧封侯事渺茫,涂穷未免阮生哭。 遐想太古开辟初,地隔东瓯擅一隅。 山腰凿石自何代,要令海宇同车书。 不知冯公亦何者,姓名宛与 |
水竹遮藏自一川,日高茅屋始炊烟。 犬牙舂米新秋后,麦粒烝茶欲社天。 冠盖只今成弃物,杉松他日记栽年。 定应笑我劳生在,卯睡闻呼衣为颠。 十载劳思寤寐间,新诗态度比云烟。 清风吹我无千里,明月随人共一天。 归去林泉应避暑,北征道路恐经年。 与君共愧知时鹤,养子先依黑柏颠。 |
数间茅屋久蹉跎,四见秋风入薜萝。 北棹偶然追雁羽,南公谁复伴渔蓑。 三年贾傅惊吾老,九岁刘郎愧尔多。 此去仍家江海上,不妨一叶弄清波。 |
数间茅屋久蹉跎,四见秋风入薜萝。 北棹偶然追雁羽,南公谁复伴渔蓑。 三年贾傅惊吾老,九岁刘郎愧尔多。 此去仍家江海上,不妨一叶弄清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