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蓍草晨占大易爻,松肪夜借隐书抄。 饥时每就猿分果,宿处时从鹤寄巢。 旋卖荆薪持取醉,偶逢野叟即论交。 颓然坐阅人间事,耐辱禁愁却自嘲。 |
| 老作清时版籍民,深耕迨及故山春。 熟思岂是天贫我,妄计还忧鬼笑人。 但使甑中余麦饭,何妨涧底采荆薪。 此穷正坐清狂尔,莫向瞿昙问宿因。 |
| 今朝郡斋冷,忽念山中客。 涧底束荆薪,归来煮白石。 欲持一瓢酒,远慰风雨夕。 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。 |
| 背依丛竹面清溪,茅屋萧疏类瀼西。 儿子社钱无用觅,田家秋酿且相携。 梁间已去将雏燕,阶下新行傍母鸡。 一束荆薪兼蕴火,不愁山路夜归迷。 |
| 七泽三巴日月长,即今万事付茫茫。 结庐穷僻新知少,属疾沉绵旧学荒。 中夜饭牛初上阪,千年化鹤复还乡。 自怜尚觉身为累,剩蓄荆薪待雪霜。 |
| 怅恨独策还,崎岖历榛曲。 山涧清且浅,遇以濯吾足。 漉我新熟酒,双鸡招近局。 日入室中暗,荆薪代明烛。 欢来苦夕短,已复至天旭。 |
| 缘橙丹柿斗时新,一笑聊夸老健身。 大度乾坤容纵酒,多情风月伴垂纶。 初生京洛逢时泰,幼度江淮避虏麈。 八十年间穷不死,犹能涧底束荆薪。 |
| 远游昔结四方缘,高卧今贪一壑专。 有客埋腰冲许雪,无人洗耳涴吾泉。 金棺未免荼毗厄,玉匣安知裸葬贤。 多积荆薪宽酿浪,龙钟禁不得霜天。 |
| 道逢山客束荆薪,口眼睢盱略似人。 试问村名瞠不语,砉然长啸上嶙峋。 |
| 昔予居南山,乐有同心人。 形迹不暂乖,栋宇复为邻。 有酒更相呼,得粟还我分。 时时榛曲中,相携采荆薪。 两贤不相猜,所贵得其真。 一朝各异路,隔涉吴与闽。 拙宦失其宜,薄责恒苦辛。 慈母抱沉忧,兴言涕盈巾。 昨者访故庐,松竹稍或存。 依依亲旧迹,戚戚感良辰。 命驾欲相求,风波限通津。 尚想古人交,俯仰愧此身。 ¤ |
| ...二年正月十日,予偶读韦苏州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诗云:今朝郡斋冷,忽念山中客。 涧底束荆薪,归来煮白石。 遥持一樽酒,远慰风雨夕。 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。 乃以酒一壶,仍依苏州韵作诗寄之云。 一杯罗浮春,远饷采薇客。 遥知独酌罢,醉卧松下石。 幽人不可见,清啸闻月夕,聊戏庵中人,空飞本无迹。 |
| 君不见宣和艮岳绿萼梅,百花魁中此为魁。 绛霄灯火不终夕,剪为荆薪燬为灰。 又不见驻跸钱塘开聚景,此梅又花天宠幸。 江神不才马飞渡,踏碎禁地花无影。 两地百五十年余,花与国都相有无。 谁知造物不尽意,尚留人间一种癯。 山中佳人清似水,放开吟饕嚼花髓。 我未见花得见诗,见诗便与花相似。 且闻九月花已芳,奇观到眼诗为忙。 腊前年后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