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宋朝「虎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谢胡帅饷酥》

    虎头骨相生来无,谈天吻燥斋肠枯。
    欲从底处觅膏润,凝香燕寝烹牛酥。
    鹅儿黄拂冰肌肤,关中穰下远不如。
    已令炊饼作十字,今晨盛馔非伊蒲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山堂鞏先生挽诗三首》

    风采儒林虎,波澜学海鲸。
    公家五进士,此地半诸生。
    勾漏丹俄就,中牟政亦成。
    如何贾太傅,位不至公卿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挽节使少保》

    一节忠喵绍祖风,貂蝉七叶擅华宗。
    版曹羡利巍迁秩,强敌知名特敛容。
    荐士半跻青琐闼,为民数奏皂囊封。
    龙旗虎节今何在,纪绩还须仗蔡邕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出自蓟门行》

    出自蓟门行,行行望天北。
    何处愁杀人,黑风走沙石。
    华裾者谁子,意气万人敌。
    金鞍鞁白马,马奋飞虎生翼。
    书生尔何为,不草相如檄。
    徒有经济心,壮年已斑白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偈颂一百六十首》

    驱耕夫之牛,夺饥人之食。
    趯翻大海水,拳倒须弥庐。
    生擒虎兕,活捉弄狞龙,犹未是衲僧本分事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和宣风寺壁间韵》

    客梦到何许,南山桃李园。
    未能忘蜡屐,何意谒金门。
    原举汉三杰,尽戡周陆浑。
    虎皮包剑戟,农务看村村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古淡师然公游方》

    野僧携锡别,何处度残春。
    天地无穷事,江湖自在身。
    真心齐得物,道貌异於人。
    昔日安禅地,深山虎亦驯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请息斋书事》

    刻木牵丝罢戏场,祭余雨後两相忘。
    门虽有雀尚廷尉,食已无鱼休孟尝。
    虱里趋时真是贼,虎中宣力任为伥。
    篱东舍北谁情话,鸡语鸥盟意却长。
  • 9
    [宋]

    《山中玩物杂言十首》

    见狗须不走,见蛇须拱手。
    不走尔非偷,拱手亦相厚。
    无欺物自信,能胜谁肯负。
    不见吴山虎,郭文探其口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山村示暮春三绝句和韵》

    樵儿拾樵不畏虎,隔溪看花如隔雾。
    鹧鸪声在柘崗西,落日腰镰下山去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潘龙游喜神赞》

    龙章凤姿,既非嵇叔夜。
    燕颔虎颈,又非班定远。
    机鸣籁动,听其自然。
    虚心何物,何增何损。
    花满一壶春色好,半班顿露与人看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赠篆字高光远秀才》

    书家千载得阳冰,想像规模亦眼明。
    心手相忘容力到,风姿迥出自天成。
    屠龙绝技常难售,画虎何人浪自名。
    良苦穷途说奇字,谁能载洒似西京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苦热行》

    六龙衔火烧寰宇,魏王冰井如汤煮。
    松枝桂叶凝若痴,喘杀溪头啸风虎。
    北溟熔却万丈冰,千斤冻鼠忙如蒸。
    我闻胡土长飞雪,此时日晒地皮裂。
    仙芝瑶草不敢茁,湘川竹焦琅玕折。
    西郊云好雨不垂,堆青叠碧徒尔为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《偈倾一百六十九首》

    无用之用,其用甚大。
    无功之功,其功甚博。
    自然如龙得水,似虎靠山,壶中春色异人间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卜算子·符箓玉搔头》

    符箓玉搔头,艾虎青丝鬓。
    一曲清歌倒酒莲,尚有香蒲晕。
    角簟碧纱厨,挥扇消烦闷。
    唯有先生心地凉,不怕炎曦近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次同叔见寄二首》

    昔年三笑地,目断虎溪桥。
    立雪腰难折,凌云气尚飘。
    乾坤双辙迹,湖海一诗瓢。
    樽酒何时共,论文坐半宵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出塞曲》

    佩刀一刺山为开,壮士大呼城为摧。
    三军甲马不知数,但见动地银山来。
    长戈逐虎祁连北,马前曳来血丹臆。
    却回射雁鸭绿江,箭飞雁起连云黑。
    清泉茂草下程时,野帐牛酒争淋漓。
    不学京都贵公子,唾壶麈尾事儿嬉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吟赠梦英大师》

    到处闻人乞篆踪,学来年久有深功。
    墨池阔類湘江水,笔塚高齐太华峰。
    金锡罢飞新解虎,铁盂收掌旧降龙。
    知师吟恋烟村景,不肯回头望九重。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戊午喜罢和籴》

    到处相思虎政苛,设官本意果如何。
    民今不足将谁足,籴本名和岂是和。
    一例冉求增聚斂,几人阳子拙催科。
    昨来投劾归欤者,到底贤声却不磨。
  • 20
    [宋]

    《将军行》

    示光满面唇激朱,虬须虎颡三十余。
    腰垂金印结紫绶,诸将不敢过庭除。
    羽林精卒二十万,注听钟鼓观麾旟。
    肥牛百头酒万石,烂漫一日供欢娱。
    自言不喜读兵法,智略何必求孙吴。
    贺兰山前烽火满,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。
相关诗人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