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行道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异兽》

    甬东有异兽,俗名讹曰歆。
    其形类猴玃,或谓虎之精。
    逐人求口食,咿哑小儿声。
    满望乃谢去,不遂辄生嗔。
    利爪捥人目,乌喙啄其身。
    膏血尽且死,适意方欠伸。
    行道足一迹,深山昼掩门。
    众疑心是兽,何乃面如人。
    不知椎剥吏,人面而兽心。
  • 2
    [明]

    《挽宪上人(六韵)》

    旧禅栖古越,旅榇隔新亭。
    社散莲犹白,吟余草自青。
    鸟鳷行道路,蛙产灌畦瓶。
    雨湿眠来石,风翻读半经。
    补衣荷片片,照佛火星星。
    听绝晨参磬,寥寥人杳冥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次洪漕韵二首》

    塞垣拥雪髑髅寒,多少将军博美官。
    莫恨知心今世鲜,须知行道古来难。
    时穷地狭何能舞,命好天高亦可鑽。
    此理乘除应会得,梅边索酒笑相看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秦国太夫人挽辞二首》

    象服朝仪贵,封君国壤陪。
    从夫乘五马,见子蹑三台。
    静树终难止,东波遂不回。
    棘栾吾相慕,行道有馀哀。
  • 5
    [唐]

    《送清会上人游京》

    佳游限衰疾,一笑向西风。
    思见青门外,曾临素浐东。
    峰明云际寺,日出露寒宫。
    行道禅长在,香尘不染空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送杜子问归明州》

    未酬行道志,抱道复东归。
    老入江湖鬓,寒深雨雪衣。
    客程烟树晚,乡梦海鱼肥。
    所恨交情浅,临岐别语稀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潘上舍父挽诗》

    狗苟蝇营笑俗情,机心降尽倒风旌。
    人生六帙不为夭,家累千金能享成。
    老去月评推吉德,生前天爵谢虚荣。
    悲风瑟瑟飞丹旐,行道歔欷亦失声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择良上人归天台》

    片席然犀经水府,几程登陆望霞標。
    吟情晚日繁云合,归路秋风密叶凋。
    行道六时庐岳漏,浮杯千里浙江潮。
    旧房宴坐观空后,香积多年饭顿销。
  • 9
    [唐]

    《龙花寺主家小尼》

    头青眉眼细,十四女沙弥。
    夜静双林怕,春深一食饥。
    步慵行道困,起晚诵经迟。
    应似仙人子,花宫未嫁时。
  • 10
    [唐]

    《海觉禅师山院》

    人言海觉老宗师,隐绝层巅世莫知。
    青草不生行道迹,白云常护坐禅扉。
    六环金锡飞来后,一派银河泻落时。
    借问大心能济物,龙门风雹卷天池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徐子礼宗丞挽词》

    符节何妨彩服斑,专心温靖宁求闲。
    宾朋忽吊西河上,父子继游东岱间。
    前日台门哭瓜葛,同时华屋落丘山。
    不须更问相从旧,行道人之亦涕潸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寄隆虚岩行人》

    藤花小朵插军持,香篆轻烟袅袅移。
    山鸟不啼禅定处,池鱼偏集诵经时。
    风声入户松千树,月影临窗竹一枝。
    旧日寒山行道外,崖间叶上亦题诗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舍钱建阁深都寺》

    非愚非贤,非亲非冤。
    渠不在后,我不在先。
    共行难行道路,欲了未了因缘。
    以松为誓,后五百年。
    咄再来不直半文钱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《渝江绿阴亭九日燕集》

    佳节重有感,人间行道难。
    登高苦无地,把酒一凭栏。
    山迥暮烟合,江空秋水寒。
    沙头有鸂鶒,莫作鸳鸯看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城西废园》

    水门夹西雨连越,邺瓦耕残莎草茁。
    谁知当日夫容园,湿路迷城暗车辙。
    夫容青根联戚里,美人对博蓬山里。
    潮痕欲上红露晞,知是日高梳洗起。
    园南禁绝人行道,中有民间旧宿草。
    废园起垡鸣窃脂,寒食如应通祭扫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鲁巷太师庙》

    善教邈无迹,其流在民心。
    君看鲁太师,庙食犹至今。
    岂如文俗土,朱墨坐浮沉。
    趋营止目前,不顾患害深。
    去汉馀千载,此弊竟相寻。
    我行道祠下,感激为悲吟。
    不见田雉驯,啼鸦空满林。
  • 17
    [魏晋]

    《百一诗 七》

    古有行道人。
    陌上见三叟。
    年各百余岁。
    相与锄禾莠。
    住车问三叟。
    何以得此寿。
    上叟前致辞。
    室内妪貌丑。
    中叟前置辞。
    量腹节所受。
    下叟前致辞。
    夜卧不覆首。
    要哉三叟言。
    所以能长久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高峰庵》

    予尝登高峰,近瞰碧溪坞。
    老松如卧龙,夹道忽腾翥。
    危梯过百折,直下看云雨。
    善导有遗踪,十佛从口吐。
    岁久缺其三,尘埃谁复数。
    佛寿倘能读,佛像谅可补。
    绕山行道迹,会转坦无阻。
    中休有磐石,蔽日多林莽。
    安得德山流,来为此峰主。
    结茅孤顶上,端坐诃佛祖。
  • 19
    [元]

    《奉寄恕中韫禅师》

    曾向名山识异人,心如木石气如春。
    坐禅霜叶秋埋膝,行道天花日绕身。
    有钵相传元是幻,无锥可着本非贫。
    惟余潭底中秋月,对写龙峰面目真。
  • 20
    [宋]

    《双松亭》

    双松如老虬,拜然俯於地。
    山下草细微,降从所非类。
    昂藏烈丈夫,肯与樵牧比。
    樛枝若欲颓,直干固不倚。
    外柔内则刚,物耳寓此理。
    吾观世俗流,随人尽弃己。
    此松乃不然,自下弗为耻。
    所立峭已高,其节凛不记。
    满眼春风生,中有岁寒意。
    敢告行道人,视此知所止。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