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冬来行部驾轺车,一日之间气候殊。 朝服驼裘暮挥扇,未应岚瘴得全无。 |
| 碧山如画豁吟眸,信是神仙此地游。 九鲤有人争乞梦,一麾无事独登楼。 田中水白秧初雨,陇上云黄麦已秋。 民困只今苏息否,我来端不为花谋。 |
| 一雨天良苦,连霄酿不成。 强摩昏睡眼,来看滴阶声。 环细开来大,珠跳灭又生。 稻花知我出,喷雪待相迎。 |
| 爽气来江外,秋容上柳梢。 生遭女颓骂,老解子云嘲。 襄病聊飞屐,行藏镇把包。 君看社後燕,还忆社前巢。 |
| 祥符额赐海会寺,四百年来弹指过。 试问竹林桥下路,往还曾见几东坡。 |
| 双旌初到郭,片刺忽临门。 冷榻尘谁扫,新茶火正温。 望君知白皙,屏从接清言。 待淅官厨米,留灯坐日昏。 |
| 一春今岁雨中和,信道韶华定较多。 二月半头花已尽,脱空日月退还他。 |
| 岭花袍紫不知名,涧草茸青取次生。 便是常州草虫本,只无蚱蜢与蜻蜓。 |
| 道乡千古一清风,雪壁银钩墨尚浓。 若爱殿前苍玉佩,断无身後碧纱笼。 |
| 檮蓝作雨两宵倾,生怕难乾急放睛。 一路东皇新晒染,桑黄麦绿小枫青。 |
| 帛山恨骨已寒灰,尽禁厨烟肯更回。 老病不禁馊食冷,杏花饧粥汤将来。 |
| 出了长于过了桥,纸钱风裹树萧骚。 若无六代英雄骨,牛首诸山肯尔高。 |
| 头上高垂碧玉盆,谁将漂絮尚残痕。 青天幸自秋江样,须若三丝两缕云。 |
| 单车一节又行春,敢为观风惜病身。 只是担头无櫑子,枉教唤作蹈青人。 |
| 楚楚山下茨,移种托庭隅。 色泽纷跼蔓,绿阴互相逾。 秋虫鸣其根,黄雀欣所居。 势盛易侵轶,兰叶日夜枯。 我行适见之,拔剑芟其芜。 抽棘动伤手,流血忍至肤。 强争造化权,傍人嗤我愚。 东陵有佚盗,西山余饿夫。 独秀靡不摧,百足自相扶。 捷径先启行,贤者犹兢趋。 《下里》多和音,焉为辨笙竽。 空言误人国,黑白同一涂。 萌蘖初甚... |
| 客行倦徂暑,中道正病暍。 傍睨清泠水,快意思一啜。 路人急摇手,执勺未及咽。 细辨哑泉字,隐隐见题碣。 我意不无疑,强复忍其渴。 此口在人身,宣纳固有节。 末俗矜名论,胡为但噪聒。 谇语恒似詈,直谏本为讦。 不闻大庭内,市井争琐屑。 根株浸广引,声势巧虚喝。 锱铢较胜负,何异鼠斗穴。 安得饮此泉,永结谗夫舌。 宇宙复清谧,... |
| 春晚得新霁,草木日夜绿。 阳光初蔽亏,野暝或单复。 美人浮湘波,领此入蓬屋。 故放归帆迟,更呼渔火续。 穷探物精华,尽付诗凡目。 忆昨欣晤对,令我忘休沐。 剧谈酒行希,危坐兵卫肃。 相思正倚楼,所寄忽累幅。 瑰辞堪买贫,轶韵和难属。 自从楚骚兴,悲些逮差玉。 后来数唐人,欸乃岩隈宿。 世无梁昭明,斯文又谁录。 |
| 去年入山时,孟夏暑犹薄。 来观云母泉,阴崖坐盘礴。 老禅披荆榛,经营始兴作。 山空斤斧响,丁丁振林壑。 挽仰恰周星,炎赫若凌薄。 昨朝发岳阳,东风怒还恶。 惊涛送轻舟,十里沙头落。 投凉不待晓,肩舆上硗确。 僧徒笑相迎,此意安可却。 高亭荫白茅,群峰峙青廓。 偕行二三子,临泉一杯酌。 呼僮瀹石鼎,煮汤旋和药。 谁令俗士驾,... |
| 夏月行部至雷州,思制一葛且复休。 冬月行部至廉州,思制一裘且复休。 故衣虽穿尚可补,秋毫扰民民亦苦。 先朝不有轩尚书,堕水忍寒却新襦。 千缣万镪入私橐,硕鼠硕鼠心何如。 |
| 身为俗吏趋行部,手艺名香祝有年。 五色雀飞庆荐祉,七星松古自通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