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字江流一棹回,紫袈裟是禁中裁。 如从十二峰前过,莫赋佳人殊未来。 |
昔喜三身净,今悲万劫长。 不应归北斗,应是向西方。 舍利众生得,袈裟弟子将。 鼠行残药碗,虫网旧绳床。 别起千花塔,空留一草堂。 支公何处在,神理竟茫茫。 |
风雨禅思外,应残木槿花。 何年别乡土,一衲代袈裟。 日气侵瓶暖,雷声动枕斜。 还当扫楼影,天晚自煎茶。 |
独寻台岭闲游去,岂觉灵溪道里赊。 三井应潮通海浪,五峰攒寺落天花。 寒潭盥漱铜瓶洁,野店安禅锡杖斜。 到日初寻石桥路,莫教云雨湿袈裟。 |
寒炉局促坐成劳,暗淡灯光照二毛。 水寺闲来僧寂寂,雪风吹去雁嗷嗷。 江山积叠归程远,魂梦穿沿过处高。 毕竟忘言是吾道,袈裟不称揖萧曹。 |
著紫袈裟名已贵,吟红菡萏价兼高。 秋风曾忆西游处,门对平湖满白涛。 |
白鸽飞时日欲斜,禅房寂历饮香茶。 倾人城,倾人国,斩新剃头青且黑。 玉如意,金澡瓶,朱唇皓齿能诵经。 吴音唤字更分明。 日暮钟声相送出,袈裟挂着箔帘钉。 |
柳眉梅额倩妆新,笑脱袈裟得旧身。 三峡却为行雨客,九天曾是散花人。 空门付与悠悠梦,宝帐迎回暗暗春。 寄语江南徐孝克,一生长短托清尘。 |
昨日到上方,片云挂石床。 锡杖莓苔青,袈裟松柏香。 晴磬无短韵,古灯含永光。 有时乞鹤归,还访逍遥场。 |
水石随缘岂计程,东吴相遇别西京。 夜禅月下袈裟湿,晓上山巅锡杖鸣。 念我为官应易老,羡师依佛学无生。 越中多有前朝寺,处处铁钟石磬声。 |
金缕袈裟国大师,能销坏宅火烧时。 复来拥膝说无住,知向人天何处期。 |
天台山最高,动蹑赤城霞。 何以静双目,扫山除妄花。 何以洁其性,滤泉去泥沙。 灵境物皆直,万松无一斜。 月中见心近,云外将俗赊。 山兽护方丈,山猿捧袈裟。 遗身独得身,笑我牵名华。 |
雁门归去远,垂老脱袈裟。 萧寺休为客,曹溪便寄家。 绿琪千岁树,黄槿四时花。 别怨应无限,门前桂水斜。 |
袈裟影入禁池清,犹忆乡山近赤城。 篱落罅间寒蟹过,莓苔石上晚蛩行。 期登野阁闲应甚,阻宿山房疾未平。 闻说又寻南岳去,无端诗思忽然生。 |
不见旻公三十年,封书寄与泪潺湲。 旧来好事今能否,老去新诗谁与传。 棋局动随寻涧竹,袈裟忆上泛湖船。 闻君话我为官在,头白昏昏只醉眠。 |
波上荻花非雪花,风吹撩乱满袈裟。 如今岁晏无芳草,独对离樽作物华。 |
玉山宴坐移年月,锡杖承恩诣丹阙。 先朝亲与会龙华,紫禁鸣钟白日斜。 宫女焚香把经卷,天人就席礼袈裟。 禅床久卧虎溪水,兰若初开凤城里。 不出嚣尘见远公,道成何必青莲宫。 朝持药钵千家近,暮倚绳床一室空。 掖垣挥翰君称美,远客陪游问真理。 薄宦深知误此心,回心愿学雷居士。 |
五岳之丈人,西望青瞢瞢。 云开露崖峤,百里见石棱。 龙谿盘中峰,上有莲花僧。 绝顶小兰若,四时岚气凝。 身同云虚无,心与谿清澄。 诵戒龙每听,赋诗人则称。 杉风吹袈裟,石壁悬孤灯。 久欲谢微禄,誓将归大乘。 愿闻开士说,庶以心相应。 |
满寺枇杷冬著花,老僧相见具袈裟。 汉王城北雪初霁,韩信台西日欲斜。 门外不须催五马,林中且听演三车。 岂料巴川多胜事,为君书此报京华。 |
驾车出人境,避暑投僧家。 裴回龙象侧,始见香林花。 读书不及经,饮酒不胜茶。 知君悟此道,所未搜袈裟。 谈空忘外物,持诫破诸邪。 则是无心地,相看唯月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