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问道远相访,无人觉路长。 夜深回钓楫,月影出书床。 蝉噪蓼花发,禽来山果香。 多时欲归去,西望又斜阳。 |
| 君于觉路深留意,我亦禅门薄致功。 未悟病时须去病,已知空后莫依空。 白衣卧疾嵩山下,皂盖行春楚水东。 谁道三年千里别,两心同在道场中。 |
| 野客愁来日,山房木落中。 微风生夜半,积雨向秋终。 证道方离法,安禅不住空。 迷途将觉路,语默见西东。 |
| 独去何人见,林塘共寂寥。 生缘闻磬早,觉路出尘遥。 江雪沾新草,秦园发故条。 心知禅定处,石室对芭蕉。 |
| 悟色身无染,观空事不生。 道心长日笑,觉路几年行。 片月山林静,孤云海棹轻。 愿为尘外契,一就智珠明。 |
| 九经通大义,内典自应精。 帘冷连松影,苔深减履声。 相逢幸此日,相失恐来生。 觉路何门去,师须引我行。 |
| 系马清溪树,禅门春气浓。 香台花下出,讲坐竹间逢。 觉路山童引,经行谷鸟从。 更言穷寂灭,回策上南峰。 ·141· |
| 师经非纸上,师佛在心中。 觉路何曾异,行人自不同。 水云晴亦雨,山木夜多风。 闻结西方社,尚书待远公。 |
| 最深城郭在人烟,疑借壶中到梵天。 岩树桂花开月殿,石楼风铎绕金仙。 地无尘染多灵草,室鉴真空有定泉。 应是法宫传觉路,使无烦恼见青莲。 |
| 月峰禅室掩,幽磬静昏氛。 思入空门妙,声从觉路闻。 泠泠满虚壑,杳杳出寒云。 天籁疑难辨,霜钟谁可分。 偶来游法界,便欲谢人群。 竟夕听真响,尘心自解纷。 |
| 北固岩端寺,佳名自上台。 地从京口断,山到海门回。 曙色烟中灭,潮声日下来。 一隅通雉堞,千仞耸楼台。 林暗疑降虎,江空想度杯。 福庭增气象,仙磬落昭回。 觉路花非染,流年景谩催。 隋宫凋绿草,晋室散黄埃。 西蜀波湍尽,东溟日月开。 如登最高处,应得见蓬莱。 |
| 朱绂遗尘境,青山谒梵筵。 金绳开觉路,宝筏度迷川。 岭树攒飞栱,岩花覆谷泉。 塔形标海月,楼势出江烟。 香气三天下,钟声万壑连。 荷秋珠已满,松密盖初圆。 鸟聚疑闻法,龙参若护禅。 愧非流水韵,叨入伯牙弦。 |
| ... 曈曈揭智烛,照使出昏昧。 静见玄关启,歆然初心会。 夙尚一何微,今得信可大。 觉路明证入,便门通忏悔。 悟理言自忘,处屯道犹泰。 色身岂吾宝,慧性非形碍。 思此灵山期,未卜何年载。 |
| ...思虎踞。 太阳忽临照,物象俄光煦。 梵王宫始开,长者金先布。 白水入禅境,砀山通觉路。 往往无心云,犹起潜龙处。 仍闻七祖后,佛子继调御。 溪鸟投慧灯,山蝉饱甘露。 不作解缨客,宁知舍筏喻。 身世已悟空,归途复何去。 第二百三十七卷 |
| ...悬万里外,影滞两乡隔。 长剑复归来,相逢洛阳陌。 陌上何喧喧,都令心意烦。 迷津觉路失,托势随风翻。 以兹谢朝列,长啸归故园。 故园恣闲逸,求古散缥帙。 久欲入名山,婚娶殊未毕。 人生信多故,世事岂惟一。 念此忧如焚,怅然若有失。 闻君卧石门,宿昔契弥敦。 方从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