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井从离别,穷边触目愁。 生人居外地,塞雪下中秋。 雁举之衡翅,河穿入虏流。 将军心莫苦,向此取封侯。 |
杳杳波涛阅古今,四边无际莫知深。 润通晓月为清露,气入霜天作溟阴。 笠泽鲈肥人脍玉,洞庭柑熟客分金。 风烟触目相招隐,聊为停桡一楚吟。 |
幽居屏烦喧,触目恣遐眺。 烟霞茁屡奇,峰峦互腾踔。 宿乌竞阳枝,寒泉迸阴窍。 欣兹十亩宫,托迹亦窈窕。 ¤ |
触目圆池景,荷枯菊已荒。 风寒侵夜枕,霜冻怯晨妆。 江上风翻赤,庭前橘带黄。 题诗欲排闷,对景倍悲伤。 |
搘颐默默靠柴扉,顿放诗题塞翠微。 三径寒松含宿雨,一川衰草卧斜晖。 孤烟白处丫峰露,乱叶红边个鸟归。 触目园林已如洗,菊花犹著郁金衣。 |
自甘疏拙司经营,大道从来戒满盈。 但起贪心迷有限,认能触目悟无生。 云融远景危峰小,风戛寒溪野艇横。 禅后不妨敷六义,只图歌出野人情。 |
触目堪嗟失路人,坦然王道却迷津。 井籐梗上存余命,石火光中保幻身。 任老岂知头顶白,忘缘谁觉世闲春。 容颜枯槁元非病,亭沼消疏不是贫。 |
春已半,触目此情无限。 十二阑干闲倚遍,愁来天不管。 好是风和日暖,输与莺莺燕燕。 满院落花帘不卷,断肠芳草远。 |
我初居三山,同里数十人,尊酒相劳苦,言辞亦谆谆。 去来四十年,皆成冢中尘。 子孙虽或存,败屋卖作薪。 此亦何罪哉,不过坐一贫。 我幸未至此,亦复拙谋身,无饭可哺汝,触目成悲辛。 |
四海飘零似落花,十年秋鬓带霜华。 归无驷马空题柱,敝尽貂裘忙到家。 触目半成愁境界,安心旋办老生涯。 可怜持蟹持杯手,小圃携锄学种瓜。 |
唤取机关木人问,触目菩提谁辨论。 亡僧可喻木人机,玄沙直指何劳顿。 |
舍尽家财与己财,只将真法供如来。 当初一路今何在,触目灵山翠作堆。 |
客路逢寒食,划船闹水干。 娇云易得雨,暴冷不成寒。 白水连天去,繁桃触目看。 朝来有家信,稚子报平安。 |
只要教君长不昧,触目无边无对待。 行住坐卧是谁来,提却蔓菁觅菘菜。 |
重来旧游处,触目景添幽。 故墨犹余迹,忠魂已断头。 疎钟号暮雨,枯木响残秋。 欲诉愁人意,频怀杞国忧。 |
别後不知君远近。 触目凄凉多少闷。 渐行渐远渐无书,水阔鱼沈何处问。 夜深风竹敲秋韵。 万叶千声皆是恨。 故欹单枕梦中寻,梦又不成灯又尽。 |
苦雨秋将晚,羁愁酒易醺。 百年终腐骨,万事尽浮云。 果熟多猿嗛,林疏过鹿群。 亦思书触目,老嬾不成文。 |
往年珠履客,独有老夫存。 触目景非昔,伤心事莫论。 楼台新白屋,瓦砾旧朱门。 却忆朝回日,山堂共酒樽。 |
玉座吞声别,毡车触目悲。 如何汉公主,去作虏阏氏。 |
细雨如尘散暖空,数峰春色在云中。 须知触目皆成恨,纵道多文争那穷。 飞燕有情依旧阁,垂杨无力受东风。 谁能会得乾坤意,九土枯荣自不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