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於时舍瑟方铿尔,岂意吾师亦喟然。 此际风流入不识,只应潇洒得心传。 |
| 此理寻常岂不如,奈何人不反思之。 故应指掌从君示,想亦於斯勿更疑。 |
| 三千七十固多哉,好学如何独有回。 若论不迁并不贰,更无人向此中来。 |
| 武子人皆指作愚,不知愚意竟何如。 虽愚到底无人识,始觉从来智者疏。 |
| 机缄固尔寓弦歌,不是知音不肯过。 夫子闻之方莞尔,未知言偃意如何。 |
| 岂是於回果弗如,只缘闻处尚多疏。 右还真个能闻一,安得其他更有余。 |
| 文子平生不妄为,仲尼想亦喜闻之。 或能再矣斯犹可,何况加之以三思。 |
| 箾韶深寓舜之心,夫子闻之感亦深。 三月遂忘於肉味,谁知千古遇知音。 |
| 扬雄苦作艰深语,曹操空嗟幼妇词。 晚悟师言达而已,不须此外更支离。 |
| 岂是区区务相师,寻常一事不容欺。 及阶及席方皆坐,犹告之曰某在斯。 |
| 点尔何如鼓瑟希,舞雩之下咏而归。 喟然不觉令吾叹,岂与其他较是非。 |
| 公山召子犹将往,阳货如何却矙亡。 料得用心须有异,圣人去就不寻常。 |
| 夫子何为发问初,答云寡过未能无。 斯言可谓深而宛,所以重嗟累叹乎。 |
| 四者相资体亦成,体成须要得兼明。 当知礼乐非文具,乃是其间造化名。 |
| 既能委曲存商后,又不区区爱此身。 以至为奴作洪范,仲尼称谓有三仁。 |
| 仁智从来不可分,动中机向静中存。 自然形体难增损,不要犹添斧凿痕。 |
| 损益由人好乐间,须於情窦着防闲。 鸡鸣舜跖能分得,始向师门见一斑。 |
| 常追往日悔前事,复向如今念后来。 幸尔平生无所好,喜於末句绝纤埃。 |
| 区区用意在方人,所得众来未必真。 我则於斯诚不暇,枉劳臆度费精神。 |
| 一诺要之不可轻,古人於事贵能行。 若还行得方为诺,不尔徒言未必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