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叶黄时秋气清,三山转处大江横。 禽鱼自有亲人意,草木皆能识履声。 晴望高崖寻李愿,酒行半道致渊明。 将诗与结江山好,他日来游分不生。 |
| 许史推华阅,欧韩策隽名。 风流接南渡,步武到西清。 玉帐劳筹笔,彤墀识履声。 壮怀驰万里,谁坏国金城。 |
| 献纳高门地,君王识履声。 闽山歌惠政,蜀道憺威名。 逝矣嗟天命,谁欤总国成。 弟兄无六十,殄瘁亦堪惊。 |
| 明主尚书识履声,君持闽节复仪形。 八年可仕不谋禄,七秩及时斯引经。 肯把清名夸薄俗,只将厚德养修龄。 新诗祖送三千首,疏傅当时得宁馨。 |
| 东风吹彩燕,晓色动帘旌。 迟子不时至,南楼春自生。 裁诗供帖子,阁酒听啼莺。 白日流云暖,梅花初雪晴。 闲窗落香烬,残火宿茶铛。 败叶鸣阶戺,分明识履声。 |
| 台垣奕奕紫庭西,地近蓬莱瑞色齐。 双观月临幹鹊迥,五楼春见凤凰栖。 层霄夜永传仙漏,中使时临捧御题。 为识履声天上听,锦袍犹有异香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