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上蓬山新水芽,群仙远寄野人家。 坐看宝带黄金銙,吹作春风白雪花。 |
君到洗沐已,蜡屐款北山。 吾祖山中人,凛然千载颜。 其旁马鬣封,近去龙衮间。 通鉴恰施行,新经宜少删。 世上有公议,渠自明忠奸。 物情有报复,天道则好还。 |
笔端忘杻械,舌本贵温润。 明明犹麟书,作世大龟镜。 哀哉束高阁,斯文久不胜。 皇五开老眼,牵复首拜命。 秋来举子场,谁领斯文印。 向来针膏肓,必古司农郑。 |
朝家意在取遗才,乐育推仁亦至哉。 本欲励贤敦古学,可嗟趋利竞朋来。 昔人自重身难进,薄俗多端路久开。 何异鱣鲂争尺水,巨鱼先已化风雷。 |
庭槐著老花,佳兴渺澄江。 束书望故国,飞帆响篷窗。 白袍看先登,唾手筑受降。 从风靡强燕,举火烛老庞。 秋天鸿鹄高,惊到中叠双。 闺人侈宵占,玉虫缀灯缸。 |
念我答飒久,区区劳此生。 借屋就瞿昙,长湖绕厢潆。 未了文字债,截蒲坐纵横。 天公喜相我,贶以秋风清。 他年载兼两,策勋首短檠。 饥吟愧峨冠,谁知此心倾。 |
孤城挟龙虎,盘礴纳万角。 冯夷遵节制,旦暮过稽颡。 君今搦寸毫,意与孤鸿往。 雄豪揽千古,光彩发万丈。 忆昨吏三年,到今余梦想。 古寺壁间名,劳君拂蛛纲。 |
霜满颐间雪满簪,已甘萧散卧山林。 如何六十公孙子,尚作当年举子心。 |
东吴有灵草,生彼剡溪傍。 既乱莓苔色,仍连菡萏香。 掇之称远士,持以奉明王。 北阙颜弥驻,南山寿更长。 金膏徒骋妙,石髓莫矜良。 倘使沾涓滴,还游不死方。 |
荣落何相似,初终却一般。 犹疑和夕照,谁信堕朝寒? 水木辉华别,诗家比象难。 佳人应误拜,栖鸟反求安。 屈指期轮满,何心谓影残? 庾楼清赏处,吟彻曙钟看。 |
昨日天子诏,痛念屏州儿。 傥有长毂动,何忧折箠笞。 似闻当宁叹,颇牧今何之。 岂惟一方痛,其势又类腓。 策士仍三年,侧席收六奇。 谁当挽天河,洗出中兴碑。 |
高轩过我数,相参心迹清。 共乘殿角凉,剧谈新月生。 稍作莲芡费,久绝壶觞倾。 告我买夜航,襆被催宵征。 秋晚破敌归,连营稍休兵。 青云付一蹴,齐晋多世卿。 |
君王初未识相如,谁与殷勤荐子虚。 莫笑粗官便无用,粗官也解试中书。 |
东行就日北看云,君宠亲恩两击心。 毕竟蒭蕘何所补,不如留著在山林。 |
三数茎须细捻金,圆齐五瓣外红深。 酷憎媚俗长垂首,善处骄阳不动心。 色变化成丹灶火,时开落应土圭针。 感怀南北多分裂,此独全名古到今。 |
我缸无储粟,世累如缀缨。 读书寡见功,一饱不可营。 鳞差四百指,羽惯啼饥声。 天岂私贫我,客气略已平。 安能事计然,且复师渊明。 傥有故人问,但如诗所称。 |
低垂不足畏炎氛,自是居高避俗喧。 五瓣圆黏猩血重,数丝牢缀蜡心存。 雅持本色明清昼,肯驻残妆媚黑昏。 林下何人修炼到,丹余流入此芳根。 |
赤日黄尘任涨浮,直茎疏叶里垂头。 金心不逐时妆褪,赭面应为世态羞。 分昼夜閒开落准,备离坎气品题优。 倚栏感物伤怀处,何日崔卢入此瓯。 |
嫩绿扶疏红倒垂,红閒黄染数茎丝。 牢存本色心为主,懒竞时妆面向谁。 受二气中开止昼,当三伏里傲炎曦。 阴崖故国长安路,万里倾阳共藿葵。 |
百花开尽蝶蜂去,绕屋团团杏叶阴。 除却平生我与我,世上谁人谁此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