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岁阻颜色,何以慰我思。 闻初游乐郊,颇慕登望诗。 下车未几日,倏见白露滋。 月弦不常满,星毕屡已离。 幸无风雨晦,时从寮寀嬉。 大喜酒客难,莫顾尚书期。 独守诗书愚,未悟朝夕疲。 引领君子风,东首自忘移。 但当观鱼鸟,辟去旄与麾。 优悠民亦康,何必苦吏为。 |
...户最赫奕,簪绂相承真鲜俪。 堂堂铁面渠州牧,能以方雨永来裔。 用之不尽地自宽,信有诗书为可继。 龙驹隋寺汗流赭,修途万里自迢递。 箭锋巧中由基的,桂香悭与春官第。 谁知风雨短檠灯,惯作儒生穷活计。 彤檐问俗历三州,和平敛退锋芒锐。 羹藜任笑庖烟冷,嚼蜡倦亲歌舌脆。 似闻皇华催遣送,斗城未必能留滞。 广平传言五百年,凛凛千钧若... |
年来世味一毫轻,宿契诗书尚有情。 魔事从教从眼赤,内观还觉寸心明。 思量诗句嗟无补,检校医方恐未精。 俗学可怜夸口耳,何如默坐息营营。 |
...可考。 道存不係穷与通,经济业穷耕钓老。 风埃鼎鼎百年中,世事兴废何终穷。 只有诗书传圣学,尧舜授受同高风。 唤醒此原山与水,孕秀发祥从此始。 立朝有道佐明君,抱璞山林亦奇伟。 吾家家此不计上,未知起者谁其先 |
诗书流泽自宫墙,祀谨先贤配孔堂。 黄道中天临下土,清时群牧盛维扬。 固应弈世思功德,曾与皇家作栋梁。 生晚敢斯师轨躅,寒泉一勺荐春觞。 |
乃翁于我松梅竹,之子于翁芝兰玉。 薰薰蔼蔼仁义容,便便坦坦诗书腹。 向来相访鲁东家,今来相访洛南涯。 饱参禅觉一宿别,精进射功三年差。 家传自许已跨灶,庭对相期毋媚奥。 马蹄历块且徐行,鹏背负天终远到。 |
... 微装困无余,归马剧连跨。 邈无失时叹,抗举与俗谢。 但言废文学,从今益休暇。 诗书得穷搜,朋友可邀迓。 如解万里骏,脱去衔轭驾。 虽时念亲贫,叹息忽自诧。 已如婴儿啼,心在声不嗄。 悲乐于俗异,使我喜失诧。 吾闻百年生,暂就天地舍。 中间有逢遇,穷达何足讶。 譬之适时运,寒暑变冬夏。 炎凉忽焉殊,裘葛代相藉。 於身亦何预... |
衣冠济济友若昆,诗书纚纚子若孙。 容有玉立人照门,得无玉立物照轩。 轩外清凉别乾坤,一点尘俗不得干。 其间盖有此君存,此君根性抱岁寒。 初交可作久要看,主人对之忘朝昏。 茶鼎烟中炉薰燔,酒尊阴里书帙翻。 坐探物初穷道原,中有所得不自尊。 与此君结终身欢,莫逆之意寓不言。 行藏相约无背辕,数犹未偶姑屈蟠。 峻节孤标老丘园,天假... |
...之南方弄兵,杀气殊与生成争。 既不能辅助圣时使咸若,又不能慷慨帝前效昔人之请缨。 诗书满腹浪自饱,一句不得得推而行。 身虽则兀坐心惕惊,愁绪忽起填胸膺。 但听旷野 |
...要如金石。 二者于兹有一偏,虽过圣门未之入。 德裕躯儒今二毛,一轩洒落仅容膝。 诗书执礼不放闲,直谅多闻谁较密。 仲修国老曾鼎臣,各于三者得其一。 曳躧相迎下榻留,冒云蒙雾不知湿。 松梅竹里不知凋,形影神中冥莫逆。 问签中参文字禅,贾谊升堂马入室。 更能尚友古圣贤,兰移其气金移质。 一线溜作吞天涛,十丈花成盈掬实。 扩充未下... |
...书得一友,送之西征吾意快。 梅花馨,雪花明,仙霞直上带云津。 别君不作儿女语,万卷诗书早致身。 柳绵飞,榆荚舞,软红尘中花如雨。 逢君一笑上青楼,破费黄金买金缕。 那时君已在瀛洲,而我正为京华游。 便教后举入黄甲,早是输君此一筹。 |
...居,我家相距百里余。 神仙襟韵固异禀,草木臭味曾不殊。 一日京华定交契,十年太学论诗书。 断金金义薄云汉,潤视往往轻俗徒。 一时侪辈稍推许,二刘之外称三吴。 风云际会有早晚,一吴近已联朝裾。 四子徒怀经济术,蹭蹬今犹卧海隅。 苍生颙颙未苏息,天意其肯终舍诸。 丈夫遇则行所学,未遇不应为腐儒。 共约天台最深处,考定古今相与俱。 |
...鬓真飞蓬。 怪君五十面犹红,答我有妇贤梁鸿。 澹然意远态甚浓,乃有谢家林下风。 诗书图史仍兼通,岂惟刀尺工削缝。 入门不忧四壁空,要使我乐忘其穷。 终期举桉欢笑同,方床曲几陈座中。 纸窗云母明房栊,华堂虽未挂桑弓。 两女杂佩琥珀龙,大女已能绣芙蓉。 小女解唱风入松,事夫如宾颜色恭。 岁时称寿曲三终,自歌鹊巢咏阜螽。 正须富贵... |
...,西上卷雪滩。 皋比第一义,子佩正聚观。 士方从北学,音已变南冠。 俎豆哭疑朴,诗书味转酸。 何人力不变,此道独追还。 金溪有陆叟,昔仕乾淳间。 |
讲罢渊然似不胜,诗书默已契天心。 高宗问答终垂世,未信诸儒测浅深。 |
琅琅诵诗书,尚记两髦髧。 谁料七十年,沉滞终坎窞。 炊突映茅庐,日暮烟惨惨,忍穷端已熟,抚事空自感。 狂言悔噬脐,众訾惊破胆。 尚有爱书心,还如嗜菖歜。 |
饿死因细腰,半额由广眉。 是知风化速,有类形影移。 时人走功名,我辈陈诗书。 虽病勿是疚,虽贫勿自悲。 |
君子亦有慕,不慕要路津。 君子亦有耻,不耻贱与贫。 风俗未唐虞,诗书非一秦。 展转不能瞑,卧听鸡唱晨。 |
手披欲究百家编,奴婢年来识郑玄。 顾我幸多千卷富,念君未有一经全。 诗书心醉不容醒,父子笔耕期有年。 此但古人糟粕耳,更须从此悟真筌。 |
...阳授经地,父老认道旁。 同业八十人,或贵或为郎。 先生殁大官,弟子无荷囊。 乃知诗书传,要在明三纲。 隋未闻仲淹,来学去佐唐。 唐初称名臣,鲜及杜与房。 亲见慕义人,专门起辉光。 我闻房杜流,已显惟王张。 云汉几万里,星宇争耀芒。 归来立螭头,莫爱鱼稻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