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寻得诗人到醉张,银壶玉麈倍增光。 小囊赋就鸳鸯锦,一路荷花别漾香。 |
| 梦中曾揖蔡文姬,焦尾亲传半夜衣。 莫向诗人弹别鹄,免烦衰泪对君挥。 |
| 不见十年久,缘师懒入城。 庵移五峰近,病去一身轻。 弟子新传业,诗人旧识名。 依然难驻屐,空复重予情。 |
| 北牖厌高卧,西山思胜游。 诗人少题咏,物色尽分留。 小憩青城夜,幽寻丹景秋。 何人与同往,二老实风流。 |
| 凭何强占谢家塘,尀耐诗人忒煞狂。 只把两家诗判断,此塘一半合还黄。 |
| 诗人瓶水与謨觞,郁怒清深两擅场。 如此高才胜高第,头衔追赠薄三唐。 |
| 一壳空空纸样轻,风前却有许多声。 叫来叫去浑无事,叫到诗人白发生。 |
| 朝朝起作桐江钓,昔昔梦随辽海尘。 恨杀南朝道学盛,缚将奇士作诗人。 |
| 杜老秋来眼更寒,蹇驴无复逐金鞍。 南邻郤有新歌舞,借与诗人一面看。 |
| 长官三载内,屡被督邮嗔。 镇静苔刑少,公清县库贫。 减租沾野老,扫榻待诗人。 只恐凫飞后,民间事事新。 |
| 一路荒凉极,无端过此频。 官于盐起税,俗事蠱为神。 暝色初逢驿,溪声只隔林。 留题空满壁,不见有诗人。 |
| 碧水青山曲径遐,薛罗门巷足烟霞。 寻诗人去留僧舍,卖画钱来付酒家。 燕市哭歌悲遇合,秦淮风月忆繁华。 新愁旧恨知多少,一醉毷[1]白眼斜。 |
| 得得来幽寺,山灵为洒尘。 谈禅饶释子,觅句让诗人。 好癖疑惊俗,机忘始见真。 平生丘壑志,舍此更何亲。 |
| 松底诗人宅,闲门远岫孤。 数家分小径,一水截平芜。 竹节偶相对,鸟名多自呼。 爱君真静者,欲去又踟蹰。 |
| 家住东郊深,能诗人共寻。 冰梭间道锦,玉轸断文琴。 城漏宵添滴,窗花昼减阴。 新凉白头句,清甚费悲吟。 |
| 乾屎橛兮麻三斤,当阳拈出少知音。 诗人不识自家佛,却向丹青画处寻。 |
| 内地无烽火,诗人入仕林。 定将咏物意,移作爱民心。 晤语初同调,分携便不禁。 卜邻曾有约,久后得相寻。 |
| 白玉蜂儿绿玉房,蜂房未绽已闻香。 蜂儿解醒诗人醉,一嚼清冰一咽霜。 |
| 东野子何之,诗人始见诗。 清刳霜雪髓,吟动鬼神司。 举世言多媚,无人师此师。 因知吾道后,冷淡亦如斯。 |
| 括山随处好,况复有诗人。 粘壁多诗藁,看山少讼尘。 夜寒琴伴月,香冷砚生春。 鹤亦能留客,敲门不厌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