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唐人诗板四十五,丽句亭中岁月深。 烦公丐我一碑石,与张万壑松风音。 |
| 踏破深崖苍石棱,八峰来谒简庵清。 山花照座一两点,雪狖叫云三四声。 诗带烟霞藏旧刻,门开楼阁见经行。 平田浅草归时路,风月依然度百城。 |
| 空梁诗板岁年多,唯有秋虫占作窠。 闻道故人时拂拭,此生无奈旧情何。 |
| 朝夕云山满县郛,削成犀笋几千株。 游人借笔抄诗板,远客投书乞画图。 |
| 寺近阴崖多雾雨,峡边灵窦忽风雷。 松间白足攜诗板,石上苍头把酒杯。 |
| 画梁诗板暗流尘,水石鱼龙万句新。 谁识高僧最深意,慈航长护过江人。 |
| 自铸铁成错,谁吹灰使然。 俗情床上下,野趣蜜中边。 花艳明光锦,苔痕白打钱。 醉翁诗板在,山莫放童颠。 |
| 近方辞地肺,本自住天台。 有鹤相同出,无云作伴回。 道房随处借,诗板逐时开。 又说庐山去,闲看瀑布来。 |
| 曾随计吏上青霄,折翅归来困一瓢。 湖海十年乌绕树,功名两字鹿眠蕉。 山图不及生前买,诗板姑留死后雕。 地下修文应未恶,寒蛩虚馆雨萧萧。 |
| 东汭波吞岸,西桐水见沙。 祠山千古盛,州宅四时嘉。 前直三峰峻,旁连大洞呀。 黄南清港曲,织女小桥斜。 野店篱为户,春山茧作花。 乌羊难入馔,青果颇宜茶。 绷锦饶新笋,枪旗富嫩芽。 灵山古佛地,丹井列仙家。 铁冶名犹壮,金牛迹尚漥。 滞留三载久,诗板满烟霞。 |
| 汶阳诗板在,拂拭剑池前。 欲识无由得,相逢岂偶然。 溪蒲凉雨后,塞雁断云边。 又作家山计,巴陵有便船。 |
| 细雨微风湖上亭,柳深荷密竞青青。 生平漫与形神接,客里孤游耳目醒。 题咏纷绘几诗板,画图零落半幽屏。 像祠只在荒墩外,小复舆篮更一经。 |
| 秋浦齐山寺,峰峦楚楚长。 岩根堆雁塔,溪角架虹梁。 雨过闻幽磬,云开见上方。 苔侵石磴滑,花拥洞门香。 禅客探玄切,骚人觅句忙。 汲泉寒井废,观郡古楼荒。 白鸟巢危树,孤猿叫断冈。 碑珉黄阁相,诗板紫薇郎。 踪迹依稀在,文章大半亡。 登临正吟赏,惆怅见斜阳。 |
| 蒲津名郡得名公,谏纸盈箱且罢封。 红药阶墀曾吐凤,绿莎厅事旧鸣蛬。 下车首谒重华庙,入境先经五老峰。 见说丘门诗板在,应教回也继遗踪。 |
| 桂殿吹笙夜不归,苏仙诗板挂空悲。 世人舐鼎何须笑,犹胜先生梦石芝。 升降三田自有丹,浪寻盘鼎斸仙坛。 扣门倦客惟思睡,容膝庵中一枕安。 |
| 蓄书不能读,人以书簏方。 譬如守钱奴,万镪空靳藏。 读书不能行,虎皮质犬羊。 诗礼假发冢,高言诬黄唐。 我观古圣贤,道学甘膏粱。 文字初未广,游心自得场。 后人富典籍,洛诵日洋洋。 唇腐无所归,白首徒悲伤。 普慈群圃胜,中间敞华堂。 本非挟册地,实筵罗豆觞。 揭名意安在,诗板借辉光。 斲轮如可作,试与一平章。 |
| 木天荒寒风雨黑,夜气无人验东壁。 天球大玉生土花,虞歌鲁颂谁能刻。 翁持铁笔不得用,小试印材蒸栗色。 我今白首正逃名,运与黄杨俱受厄。 藏锋少竢时或至。 精艺终为人爱惜。 固不必附名党锢碑,亦不必寄姓麻姑石。 江湖诗板待翁来,传与鸡林读书客。 |
| 亭前诗板有人临,公去知谁续好吟。 忽有名人留七字,竞傅高价值千金。 曾扶诸老开皇极,终使微身坠众阴。 两岫至今愁不展,此言应当老师心。 |
| 一自书题阙寄将,不知今度几飞霜。 空云梅岭有驿使,可奈衡阳无雁行。 好趁荐章求北阙,莫因文价滞南荒。 已今快阁治诗板,准拟归舟略系傍。 |
| ...烦促。 时於缺罅见一一,烟江黛嶂堆青绿。 先人昔此断还往,三年学古忘幽独。 当时诗板今无在,只馀石刻记经轴。 拂尘再诵心欲折,世态万变流光速。 我方投迹随喧閧,文字堆床未尽读。 山中宴坐亦所愿,那得宽闲继前躅。 留连两日同僧饭,更念重来几凉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