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槿篱围里三间屋,棘堑周遭数亩山。 雨后课儿耕种了,茅簷晴曝一冬闲。 |
| 小院秋声动碧梧,疯然涼思满蘧篨。 年来懒结青镫伴,却课儿曹读夜书。 |
| 肯从悟室课儿书,啮雪风流却减渠。 我爱信陵冠带意,任教句法问何如。 |
| 归来成倦客,随分乐闲居。 供佛换新水,课儿温旧书。 已荒三迳菊,且种一园蔬。 来往多邻舍,余无长者车。 |
| 古树两三株,人家四散居。 草檐经雨烂,沙路过潮虚。 渔罢篱悬网,耕归壁挂锄。 相呼命邻叟,农隙课儿书。 |
| 检点头颅发半丝,老来划地费支持。 技缘冷淡知音寡,事每差池赋命奇。 一暴十寒良可叹,三平二满且随宜。 杜门嫩出过从少,自录唐诗旋课儿。 |
| 一卷残书自课儿,欹斜茅屋任风吹。 阶头石鼎煎茶熟,还咏当时月蚀诗。 |
| 华灯彩胜两逢迎,美景良辰未易并。 花信风初回肃杀,柳梢月岂异承平。 神鳌观阙山何在,旅雁汀洲水复生。 可待紫姑问休咎,买牛西崦课儿耕。 |
| 涧水之西我所家,结亭新借白鸥沙。 旋移骚国春风木,满种陶篱晚节花。 陪客常留煨芋火,课儿频煮读书茶。 清波迥与黄尘隔,一笑人生自有涯。 |
| 非郭非山住,萧然乐有余。 昼长延客话,夜静课儿书。 药润晴时晒,蛙硗雨后锄。 近来生计好,新味富佳蔬。 |
| 老景还逢春一番,尚能消受自温存。 蚕寒风雨梨花屋,蕨熟人烟桦角村。 无事课儿多闭户,有时见客一开樽。 旁观莫笑谋生拙,元是诗书旧子孙。 |
| 南州推望士,北阙仰良臣。 风谊高闾里,声名蔼缙绅。 课儿千卷古,与友一堂新。 石折符幽谶,山颓丧哲人。 |
| 矮篱编绿槿,小径入青桑。 屋绕河流润,门开竹色凉。 课儿书满架,留客酒盈觞。 西沼芙蓉美,南薰香。 |
| 断机手自训三珠,彤史遗芳未必如。 子贵面槐陪国论,母贤画荻课儿书。 百官未讲回班礼,千乘空多送葬车。 曾忝枢庭文字友,束刍无路酹丘墟。 |
| 屏废诚愚分,牢愁更索居。 若逢知己问,犹解课儿书。 地僻门长闭,年饥菜自锄。 相望无一字,不是故情疎。 |
| 危楼得地著身安,冬日烘檐夏气寒。 木末清风平与接,山中本色晚宜看。 课儿勤读书充架,留客高谈袖满阑。 门外流渠源水活,不妨时濯自吾冠。 |
| 乌葛唐巾白苧裘,扫庭终夕共淹留。 醉中谈论心犹壮,老去歌欢泪亦流。 对客呈诗如献佛,课儿收橘当封侯。 明年好理西风棹,重约三吴烂漫游。 |
| 屏弃诚愚分,牢愁更索居。 若逢知已问,犹解课儿书。 地僻门长闭,年饥菜自锄。 相望无一事,不是故情疎。 |
| 太孺贤声众论推,府君经学里人师。 牛衣隐约能偕老,萤火凄凉自课儿。 畴昔黄齏曾百甕,只今丹桂已双枝。 乌虖卢母哀荣甚,何必人题墓上碑。 |
| 冬冬曙鼓五更初,枚数何门可曳裾。 孰与课儿翻故纸,几曾缘客扫精庐。 常饥未免时中酒,多病安能强著书。 自笑无才供视草,徒劳身后问相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