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江城如画里,山晓望晴空。 两水夹明镜,双桥落彩虹。 人烟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。 谁念北楼上,临风怀谢公。 |
| 昔从谢太守,宾客宛陵城。 有日持斋戒,高僧识姓名。 秋风送客去,安得尽忘情。 |
| 江上宣城郡,孤舟远到时。 云林谢家宅,山水敬亭祠。 纲纪多闲日,观游得赋诗。 都门且尽醉,此别数年期。 |
| 支岭高风远,杼山佳句稀。 云岩有开士,诗理到精微。 不知蓬户隘,未倦凎钚飞。 忘形任谈笑,敷衽评是非。 近师宣城老,远慕苏州韦。 我亦有吟痴,古人思与归。 愿闻碧云篇,所得如珠玑。 渔樵未晚出,乘兴叩禅扉。 |
| 几人同去谢宣城,未及酬恩隔死生。 唯有夜猿知客恨,峄阳溪路第三声。 |
| 金声乃是古诗流,况有池塘春草俦。 莫遣宣城独垂号,云山彼此谢公游。 |
| 纶阁沈沈天宠命,苏台籍籍有能声。 岂唯不得清文力,但恐空传冗吏名。 郎署回翔何水部,江湖留滞谢宣城。 所嗟非独君如此,自古才难共命争。 |
| 两衙前后讼堂清,软锦披袍拥鼻行。 雨后绿苔侵履迹,春深红杏锁莺声。 因携久酝松醪酒,自煮新抽竹笋羹。 也解为诗也为政,侬家何似谢宣城。 |
| 雨来风静绿芜藓,凭著朱阑思浩然。 人语独耕烧后岭,鸟飞斜没望中烟。 松梢半露藏云寺,滩势横流出浦船。 若遣谢宣城不死,必应吟尽夕阳川。 |
| 拄杖邻僧与,殊常不可名。 一条黳玉重,百两紫金轻。 有乳盘春力,无心合道情。 惟宜高处著,将寄谢宣城。 |
| 北洫敞高明,凭轩见野情。 朝回五马迹,更胜百花名。 海树凝烟远,湖田见鹤清。 云光侵素壁,水影荡闲楹。 俗赖褰帷谒,人欢倒屣迎。 始能崇结构,独有谢宣城。 |
| 湖阔兼云雾,楼孤属晚晴。 礼加徐孺子,诗接谢宣城。 雪岸丛梅发,春泥百草生。 敢违渔父问,从此更南征。 |
| 谢玄晖殁吟声寝,郡阁寥寥笔砚闲。 无复新诗题壁上,虚教远岫列窗间。 [谢宣城郡内诗云:窗中列远岫。 ]忽惊歌雪今朝至,必恐文星昨夜还。 再喜宣城章句动,飞觞遥贺敬亭山。 [谢又有题敬亭山诗,并见文选中。 ] |
| 征虏亭边月,鸡鸣伴客行。 可怜何水部,今事谢宣城。 风物聊供赏,班资莫系情。 同心不同载,留滞为浮名。 |
| 征虏亭边月,鸡鸣伴客行。 可怜何水部,今事谢宣城。 风物聊供赏,班资莫系情。 同心不同载,留滞为浮名。 |
| 元戎车右早飞声,御史府中新正名。 翰墨已齐钟大理,风流好继谢宣城。 从军晓别龙骧幕,六骑先驱嘶近郭。 前路应留白玉台,行人辄美黄金络。 使君下马爱瀛洲,简贵将求物外游。 听讼不闻乌布帐,迎宾暂著紫绨裘。 公庭日夕罗山翠,功遂心闲无一事。 移书或问岛边人,立仗时呼铃下吏。 事业初传小夏侯,中年剑笏在西州。 浮云飞鸟两相忘,他日... |
| ...溟。 乘樏不来广乐绝,独与猿鸟愁青荧。 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,兀如断岸无棱角。 宣城谢守一首诗,遂使声名齐五岳。 九华山,九华山,自是造化一尤物,焉能籍甚乎人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