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雨来风静绿芜鲜,凭看朱栏思浩然。 人语独耕烧后岭,鸟飞斜没望中烟。 松梢半露藏云寺,滩势横流出浦船。 若遣谢宣城不死,必应吟尽夕阳川。 |
| 夕雨方开霁,晨鸡亦罢鸣。 四郊知按堵,千骑得徐行。 再阅天章丽,还同佛日明。 抽毫出佳句,压倒谢宣城。 |
| 凛凛诤臣节,恂恂循吏名。 世嗟阳谏议。 人忆谢宣城。 优诏才三接,嘉言未一行。 清霜数行泪,岂为故人倾。 |
| 礼数最优徐孺子,风流不减谢宣城。 那知此别成千古,未信斯言隔九京。 落日松楸阴隧道,西风箫鼓送铭旌。 善人报施今如此,陇水长寒呜咽声。 |
| 句法参同李翰林,风流依约谢宣城,放怀应喜醉三日,听曲知无误一声。 箬叶露方高石室,桂枝香谱度银笙。 西湖东观迟归去,相就盘跚勃窣行。 |
| 堂堂体貌照簪缨,天与君王佐太平。 拭眼待看萧相国,举杯且属谢宣城。 花间未听歌声彻,笛里先催别恨生。 说与邦人休卧辙,过家闻欲趁清明。 |
| 金钲鼙鼓肃秋声,画戟油幢照座明。 千骑夹营横槊气,六花簇队焕新晴。 雍容坛上看儒将,潦倒尊前愧老兵。 横槊赋诗豪杰事,澄江休数谢宣城。 |
| 駮议东曹重,修书秘府荣。 缘何厌庐久,便作偃藩行。 戒道熊文戟,腾装鹤膝兵。 尧云迷阙曙,淮雨破舟程。 竹契将恩远,江波共政清。 向愁窗岫好,谁赏谢宣城。 |
| 蜀冈莽苍临大邦,雄雄太守驻旌幢。 相基树楹气势厖,千山飞影横过江。 峰峤俯仰如奔降,雷塘坡小鸂鶒双。 陆羽井苔黏瓦缸,煎铛泻鼎声淙淙。 雨牙鸟爪不易得,碾雪恨无居士庞。 已见宣城谢公陋,吟看远岫通高窗。 |
| 亭栏下望汉江水,浮绿无风写镜明。 日脚穿云射洲影,槎头摆子出潭声。 樯帆落处远乡思,砧处动时归客情。 使者徘徊有佳兴,高吟不减谢宣城。 |
| 八座夫人贵,三刀刺史荣。 共深偕老庆,忽寄悼亡声。 寂寞闰门政,凄凉儿女情。 亲交犹雪涕,况乃谢宣城。 |
| 联翩连璧扣柴荆,剥啄初开屣履迎。 华衮借褒知不称,累珠入手见须惊。 长篇势欲倾三峡,古调声堪被四清。 聊遣世人知句法,君家元有谢宣城。 |
| ...著名者,不过十数州。 吹箫事辽敻,仙迹难寻求。 庾公在九江,缔构何风流。 谢守镇宣城,叠嶂名有由。 东阳敞八咏,吾闻沈隐侯。 白雪架郢中,调高难和酬。 黄鹤倚鄂渚,仙去事悠悠。 赞皇谪滁上,作赋怀嵩丘。 楼居出俗态,泽国多胜游。 好景不遇人,安得名存留。 齐安古郡废,移此清江头。 筑城随山势,屈曲复环周。 兹楼最轩豁,旷望... |
| 西湖波浪还佳色,风物悲人老可惊。 游接竹林公对叔,梦迷春色我思兄。 酒沾鹦鹉杯行尽,诗傍蟾蜍研立成。 壮思不逢韩吏部,高名谁伴谢宣城。 |
| 旗尾指船头,篙工告风便。 张帆弛双橹,去势如脱箭。 船傍两高山,过目若流电。 波平船稳驰,客寝兀未变。 吾闻西江龙,神力回宇县。 往来万夫祷,正直巧获愿。 嗟予何所恃,诚确无所荐。 神岂哀我穷,有赐不待献。 乃知人穷我,本不坐神谴。 人间事若异,未易以言辩。 坐令千里远,近若在几研。 惭非谢宣城,攫笔赋净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