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飘零大半委山坡,雨雪无情尚折磨。 纵有风流前辈在,贞元朝士想无多。 |
| 宦达推公早,丁年备皂衣。 几为铜虎去,终向石桥归。 齐国世臣少,贞元朝士稀。 松风谈笑地,回首倍歔欷。 |
| 贞元朝士已无道,白发当权更有谁。 六十还朝今八十,却归修史几人知。 |
| 璧水声名冠上游,蚤年绛帐向荆州。 平生梦寐无尘土,壮岁雍容拜冕旒。 共拟一麟为国瑞,俄惊五马作仙游。 贞元曾是同朝士,忍见丹旌葬垄丘。 |
| 一榜科名萃此门,当时盛事诧衣冠。 文章尔雅向歆上,标致风流晋流间。 泪洒铜驼已荆棘,眼看华屋又邱山。 贞元朝士今谁在,些罢招魂泪雨漫。 |
| 贞元朝士尽凋零,一世龙门羡李膺。 靖节有时题晋号,德公无意入襄城。 床头点易朱犹湿,几上遗书稿已謄。 收拾故家华萼集,翩翩三凤以文鸣。 |
| 贞元朝士久成空,故国灵光但有公。 四海已迟三日雨,八荒同在一春风。 耆年盛德天应相,大册高文老更工。 且为商家了梅事,未须海道觅舟东。 |
| 风低健翮偶南翔,收敛红霓万丈光。 江左诸贤慕安石,贞元朝士独刘郎。 尚期意气风云会,竟老英雄潦雾乡。 如此典型今已矣,天乎莫诘意茫茫。 |
| 我辈重来鬓已皤,贞元朝士苦无多。 才堪柱石犹归去,柰此摧颓一老何。 |
| 淡和心事葛天民,回首归来清渭滨。 长倩君宝孙子行,道原义仲辈流人。 一生受用忘非是,万事升沉等故新。 近日贞元朝士少,蒲轮有命出枫宸。 |
| 异邑阻登门。 因风辄寄声。 方驰咫尺牍,已疟两间楹。 模倣楚人些,摩挲白傅铭。 贞元朝士几,三叹重伤情。 |
| 二陆起云间,千载风流人物。 未似一门三凤,向层霄联翼。 贞元朝士苦无多,公今未华发。 重向紫宸朝路,立鹓鸾前列。 右朱参议 |
| 阁中芸冷,观中桃谢,谁问贞元朝士。 吾宗一句好书绅,但记取、毋污青史。 不交平勃,不游田窦,也不朋他牛李。 平章此去似何人,似洛社、戴花舞底。 |
| 回首仙源隔彩霞,丛祠攫肉有饥鸦。 贞元朝士重来晚,不见桃花见菜花。 |
| 空山林落欲何归,渺渺黄尘污客衣。 自叹冯唐今已老,世无刘表孰堪依。 炉中丹炎工夫浅,篱下文章气燄微。 幸识贞元旧朝士,钱塘江上语残晖。 |
| 京辇相逢,忆茂陵临御,俱诣天官。 绛纱玉斧咫尺,先引头班。 桃花满观,与贞元、朝士同看。 归骑晚,春城笳吹,冶游侵晓方还。 回首龙髯何在,漫共谈前事,泪洒桥山。 谁怜白头柱史,独出函关。 君如春柳,到而今、也带苍颜。 凭寄语,江州司马,琵瑟且止休弹。 |
| 贞元旧朝士,太学老诸生。 半世不偶谐,残年正飘零。 危坐但愁悲,一笑黄河清。 佳客如晨星,俗子如春萍。 奇哉今日事,诸贤送东征。 吸酒杯当空,缀诗笔勿停。 明发复百忧,君听马蹄声。 |
| 句章城郭。 问千年往事,几回归鹤。 叹贞元、朝士无多,又日冷湖阴,柳边门钥。 向北来时,无处认、江南花落。 纵荷衣未改,病损茂陵,总是离索。 山中故人去却。 但碑寒岘首,旧景如昨。 怅二乔、空老春深,正歌断帘空,草暗铜雀。 楚魄难招,被万叠、闲云迷著。 料犹是、听风听雨,郎吟夜壑。 |
| 绣屏开了。 惊诗梦、娇声啼破春悄。 隐将谱字转清圆,正杏梁声绕。 看帖帖、蛾眉淡扫。 不知能聚愁多少。 叹客里凄凉,尚记得当年雅音,低唱还好。 同是流落殊乡,相逢何晚,坐对被真花恼。 贞元朝士已无多,但暮烟衰草。 未忘得春风窈窕。 却怜张绪如今老。 且慰我留连意,莫说西湖,那时苏小。 |
| 飞诏从天下。 道中朝、名流欲尽,君王思贾。 时事只今堪痛哭,未可徐徐俟驾。 好著手、扶将宗社。 多少法筵龙象众,听灵山、属付些儿话。 千百世,要传写。 子方行矣乘骢马。 又送他、江南太史,去游毡厦。 老我伴身惟有影,倚遍风轩月榭。 怅玉手、何时重把。 君向柳边花底问,看贞元、朝士谁存者。 桃满观,几开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