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何处感时节,新蝉禁中闻。 宫槐有秋意,风夕花纷纷。 寄迹鸳鹭行,归心鸥鹤群。 唯有王居士,知予忆白云。 何日仙游寺,潭前秋见君? | 
| 溪声潺湲杂林壑,山势蜿蜒去还却。 浮云欲起未起时,半在溪头与山脚。 入空高鸟飞欲尽,背屋斜阳惨将落。 更无剩地与闲人,纵有红尘何处著。 南亩老翁双鬓斑,笔法颇似高房山。 少年豪宕老疏放,往往醉墨留人间。 平生画癖兼山癖,一见此图三叹息。 愧我不如楼上人,日日开窗看秋碧。 | 
| 君昔从戎佐南伯,归朝名在骁骑籍。 有儿戳枪能跨马,请官得应长番役。 繁华三月帝皇州,驰道千花过枣骝。 豪侠应怜白日晚,狭斜还作少年游。 玉瓶一双和酒络,九陌三衢纵欢谑。 白雪冘儿翠毯鲜,石榴裙子春纱薄。 今晨告我武林行,一束图书画舸轻。 宾客追随白下里,莺花明媚石头城。 苏堤雨余春水长,三高祠下闻渔榜。 冷泉濯足乘风归,野寺... | 
| 戌满归来薇亦刚,策名不觉十年彊。 素无沂国三场志,曾有西山一瓣香。 晁董未能免科举,孔颜方可语行藏。 要为天下奇男子,宁论区区国与乡。 | 
| 叔季滔滔未见刚,每闻健论意差强。 向来曾劾灯笼锦,老去聊凝画戟香。 世运横流安所止,圣朝未舍岂容藏。 几回欲上铃斋谒,衰病无因可去乡。 | 
| 三月一。 题舆恰届垂弧日。 垂弧日。 武安门外,欢声扬溢。 双瞳炯炯头如漆。 天公付与长生质。 长生质。 云霄稳坐,持荷簪笔。 | 
| 桃花开东园。 含笑夸白日。 偶蒙东风荣。 生此艳阳质。 (生一作矜)岂无佳人色。 但恐花不实。 宛转龙火飞。 零落早相失。 讵知南山松。 独立自萧瑟。 (此诗一作芙蓉娇绿波。 桃李夸白日。 偶蒙春风荣。 生此艳阳质。 岂无佳人色。 但恐花不实。 宛转龙火飞。 零落互相失。 讵知凌寒松。 千载长守一。 ) | 
| 九枝初拆御袍红,艳质煌煌日正中。 曾对集英瞻衮冕,孤臣洒泪立东风。 | 
| 清声端是磬浮泗,黑质浑然玉剖荆。 应是任公垂钓得,灵鳌入手出沧瀛。 | 
| 椒性恶卑湿,种之必阳坡。 托根苟失所,美质其奈可。 及早迁高原,薰风丹实多。 | 
| 琉璃为叶玉为葩,妙质天然不汝瑕。 精彩照人香绝俗,遗簪端的自仙家。 | 
| 参差如霰布,的娰星出。 鱼戏影初开,鸟散文仍密。 幸因云雨会,且免风波失。 无裨江海流,徒谢芳菲质。 | 
| 薄薄身上衣,轻轻浮云质。 长安一花开,九陌马蹄疾。 谁言公子车,不是天上力。 | 
| 赋质太轻难作主,飘踪无著易粘人。 | 
| 千年紫极锁烟萝。 艳质含羞敛翠蛾。 远睇慈元称寿处,不妨连臂,大家重与,楚舞更吴歌。 | 
| 一饥惯食腥腐,三嗅不分臭香。 残质心灰已久,末年鼻壅何伤。 | 
| 封霜连锦砌,防露拂瑶阶。 聊将仪凤质,暂与俗人谐。 | 
| 朱丝闻岱谷,铄质本多端。 半月分弦出,丛花拂面安。 将军曾制曲,司马屡陪观。 本是胡中乐,希君马上弹。 | 
| 不假陶熔妙,谁教羽翼全。 五金池畔质,百和口中烟。 嘴钝鱼难啄,心空火自然。 御炉如有缺,须进圣君前。 | 
| 南枝昨夜雪初乾,瘦质临风乱蘂繁。 忆向溪桥曾驻马,却疑浑是雾中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