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贯珠一夜奏累累,尽是荀家旧教词。 落尽梁尘肠不断,九原谁报小怜知。 |
| 歌妙累累若贯珠,历城惟祗数苏苏。 何当更唱阳春曲,为尔今宵倒玉壶。 |
| 早是春愁触目生,那堪春夕酒初醒。 贯珠声罢人归去,半落桃花月在庭。 |
| 紫陌奔驰不暂停,送迎终日在郊坰。 年来鬓畔未垂白,雨后江头且蹋青。 浮蚁满杯难暂舍,贯珠一曲莫辞听。 春风只有九十日,可合花前半日醒。 |
| 联镳行乐地,挽仰成古今。 可但捧觞人,贯珠无复音。 缱绻棋酒伴,电泡半销沈。 何时两衰翁,话旧同清斟。 |
| 绿叶焦心展,红苞竹箨披。 贯珠垂宝珞,剪彩倒鸾枝。 且入花栏品,休论药裹宜。 南方草木床,为尔首题诗。 |
| 平生羽懒怕逢迎,相望何时可合并。 妙语贯珠分在手,山斋快读晚风轻。 |
| 良友间何阔,春事遽如许。 劳君下鸥沙,一叶系春渚。 昨梦坠前世,再见欣欲舞。 聊呼花底杯,酒面点红雨。 狂歌谢贯珠,清论杂挥麈。 骊驹未可歌,妙句须君吐。 |
| 唱歌须是,玉人檀口,皓齿冰肤。 意传心事,语娇声颤,字如贯珠。 老翁虽是解歌,无奈雪鬓霜须。 大家且道,是伊模样,怎如念奴。 |
| 匡床谈笑坐跏趺,遗偈亲书若贯珠。 木马夜鸣端的别,西方日出古今无。 分身何啻居天界,弘法毋忘在帝都。 白发弟兄空老大,刹竿倒却要人扶。 |
| 卜夜容三献,微欢极一时。 风流太守未庞眉。 放出笔头光焰、压金闺。 藻丽花骈蕊,清高雪亚枝。 曼声恰与贯珠宜。 听此直教拚得、醉翻卮。 |
| 万舞咸列,三阶克清。 贯珠一倡,击石九成。 盈觞虽酌,灵坐无形。 永怀我祖,达其孝诚。 |
| 深夜见明月,渐低西南隅。 光华射虚檐,照我床头书。 开函见细字,历历如贯珠。 老眼未能读,惆怅坐庭除。 风生梧叶鸣,光景殊萧疏。 昨方入秋序,清凉便有余。 |
| 昜髓三爻表,恩波九里强。 贯珠程氏传,炊玉范家庄。 荷橐中年紫,芸签到老香。 不应踰耳顺,便返白云乡。 |
| 星屏已喜一樽俱,嗣启芳筵合郡符。 袅袅细香生玉醴,颸颸凉吹度冰壶。 锦纹眩旋明回雪,云影依微觅贯珠。 乘醉言分当卜夜,火城璧月共通衢。 |
| 烟云千里。 一抹西山翠。 碧瓦红楼山对起。 楼下飞花流水。 锦堂风月依然。 后池莲叶田田。 缥缈贯珠歌里,从容倒玉尊前。 |
| 寂寂画堂梁上燕,高卷翠帘横数扇。 一庭春色恼人来,满地落花红几片。 愁倚锦屏低雪面,泪滴绣罗金缕线。 好天凉月尽伤心,为是玉郎长不见。 轻敛翠蛾呈皓齿,莺转一枝花影里。 声声清迥遏行云,寂寂画梁尘暗起。 玉斝满斟情未已,促坐王孙公子醉。 春风筵上贯珠匀,艳色韶颜娇旖旎。 |
| 校经同省并门居,无日不闻公读书。 故持茗椀浇舌本,要听六经如贯珠。 心知韵胜舌知腴,何似宝云与真如。 汤饼作魔应午寝,慰公渴梦吞江湖。 |
| 雪霁风温,霜消日暖,一时笑语烘春。 草堂何幸,四座德星邻。 聊借红妆侑爵,兰膏腻、高髻盘云。 清歌妙,贯珠余韵,犹振画梁尘。 熙朝,卿相种,扁舟东去,入侍严宸。 忆当年擢桂,连见三秦。 休说参军俊逸,应难过、开府清新。 从今去,八州都督,端不困无津。 |
| 九江浪粘天,气势必东下。 万山勒回之,到此竟倾泻。 如公廷诤时,一快那顾藉! 君看洗日光,正色甚闲暇。 使唐不敢周,谁复如公者? 古祠苍烟根,碧草上屋瓦。 我来春雨余,瞻叹香火罢。 一读老范碑,顿尘看奔马。 斯文如贯珠,字字光照夜。 整帆更迟留,风正不忍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