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禹乃嗣兴,载平水土。 天锡九畴,彝伦攸叙。 克俭克勤,不伐不矜。 有典有则,贻厥子孙。 |
| 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 盐梅已佐鼎,曲糵且传觞。 事古人留迹,年深缕积长。 当轩知槿茂,向水觉芦香。 亿兆同归寿,群公共保昌。 忠贞如不替,贻厥后昆芳。 |
| 我祖铭座右,嘉谋贻厥孙。 勤此苟不怠,令名日可存。 媒衒士所耻,慈俭道所尊。 松柏岂不茂,桃李亦自繁。 众人皆察察,而我独昏昏。 取训于老氏,大辩欲讷言。 |
| 吾宗本郊居,勤俭压几世。 礼失于野求,力耕真吾事。 古称识时务,必在贤与智。 用贻厥孙谋,无为忽去此。 去此亦不难,安居亡所恃。 |
| 皇道磨徹,载昭载晰。 克彼有截,万国是悦。 皇矣圣朝,绵尔瓜瓞。 是崇是洁,万世贻厥。 |
| 榴花庭院戏氍毹。 水剪双眸画不如。 莫恨未能通瑟僩,只今先已辩之无。 虎晴浅缀新花帽,龙脑浓熏小绣襦。 乃祖未须贻厥力,及时须读五车书。 |
| 祠容既毕,仙座爰兴。 停停凤举,霭霭云升。 长隆宝运,永锡休征。 福覃贻厥,恩被黎蒸。 |
| 羊车一失驭,天地兵甲喧。 中国不自正,王业东南偏。 运甓有贻厥,卧龙康庐山。 使处王谢位,大物岂不还。 |
| 衣冠叶叶着师儒,创见皇家异代无。 前事盛哉申国吕,近时继者武夷胡。 累朝经学堪贻厥,三世名家列友于。 莫道新来凋一萼,西园老柏更清癯。 |
| 依阴发泉壑,开阳盛云雷。 挥珠即横厉,弭枻暂徘徊。 神媪膏云落,天孙瀵雨开。 唯王资转输,画地此萦回。 涓涓连卫潞,洒洒注河淮。 高牂刺云日,横筹傲山崖。 鲜冰敌阳至,神木斩阴来。 浮吹彻终夜,飞舰常千枚。 珠粒山东泉,藿肉江南财。 当知禹贻厥,宜歌帝念哉。 |
| 昭昭竹殿开,奕奕兰宫启。 懿范隆丹掖,殊荣辟朱邸。 六佾荐徽容,三簋陈芳醴。 万石覃贻厥,分珪崇祖祢。 |
| 需宿需宿,炳烂光合。 蒸蒸婺民,钟此多福。 自东自西,自南自北。 伊飞伊走,乳乳良牧。 和气无形,春光自成。 大信不信,贻厥无朕。 需女需女,尔亦须语。 使君为理,玄风震古。 需女需女,尔亦须语。 我愿喙长三千里,枕著玉阶奏明主。 |
| 于穆冠族。 肇自有姜。 峻极诞灵。 伊源降祥。 贻厥不已。 历代流光。 迈矣夫子。 允迪清芳。 |
| 避风善阐台,极目见藤越。 悲哉古与今,依然烟与月。 自我居震旦,翊卫类夔契。 伊昔颈皇运,艰难仰忠烈。 不觉岁云暮,感极星回节。 元昶同一心,子孙堪贻厥。 |
| 荆衡气偏秀,江汉流不歇。 此地多精灵,有时生才杰。 伊人今独步,逸思能间发。 永怀掩风骚,千载常矻矻。 新碑亦崔嵬,佳句悬日月。 则是刊石经,终然继梼杌。 我来观雅制,慷慨变毛发。 季主尽荒淫,前王徒贻厥。 东周既削弱,两汉更沦没。 西晋何披猖,五胡相唐突。 作歌乃彰善,比物仍恶讦。 感叹将谓谁,对之空咄咄。 |
| ...彼而易此,仓卒有良策。 丁丁斤旧材,介介绳新画。 美薹轮奂焉,不负肯堂责。 父基贻厥子,子构孙更闢。 笙歌且置之,诗礼日探索。 轨涂驰霜蹄,霄衢展云翮。 |
| ...,其言则传。 爰述帝制,大搜王道。 曰天曰人,是祖是考。 礼乐咸苦,诗书具草。 贻厥孙谋,永为家宝。 伊余小子,信惭明哲。 彼网有条, |
| ...方。 今失厥道。 乱其纪纲。 乃底灭亡。 明明我祖。 万邦之君。 有典有则。 贻厥子孙。 关石和钧。 王府则有。 荒坠厥绪。 覆宗绝祀。 呜呼曷归。 予怀之悲。 万姓 |
| ...垤土臬。 转徙入吴都,纵横碍门闑。 缥囊轻似雾,缃帙殷于血。 以此为基构,将斯用贻厥。 重于通侯印,贵却全师节。 我爱参卿道,承家能介洁。 潮田五万步,草屋十余楶。 微宦不能去,归来坐如刖。 保兹万卷书,守慎如羁绁。 念我曾苦心,相逢无间别。 引之看秘宝,任得穷披阅。 轴闲翠钿剥,签古红牙折。 帙解 |
| ...车息深村。 服勤养堂中,身已大父尊。 戏彩时趋庭,奉舆日涉园。 所至畴接武,顾见贻厥繁。 今年结高楼,长少数凭轩。 群星环婺女,列象如可扪。 云傍檐楹飞,山邻窗山蹲。 往来乌鹊喜,回互竹木蕃。 良辰风日佳,容与同芳樽。 循孩度雅乐,清响闻天阍。 男儿贵恢豁,楼记聆绪言。 谷共里人饱,书从寒士繙。 善源深复深,河流出崑崙。 <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