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 盐梅已佐鼎,曲糵且传觞。 事古人留迹,年深缕积长。 当轩知槿茂,向水觉芦香。 亿兆同归寿,群公共保昌。 忠贞如不替,贻厥后昆芳。 |
| 我祖铭座右,嘉谋贻厥孙。 勤此苟不怠,令名日可存。 媒衒士所耻,慈俭道所尊。 松柏岂不茂,桃李亦自繁。 众人皆察察,而我独昏昏。 取训于老氏,大辩欲讷言。 |
| 需宿需宿,炳烂光合。 蒸蒸婺民,钟此多福。 自东自西,自南自北。 伊飞伊走,乳乳良牧。 和气无形,春光自成。 大信不信,贻厥无朕。 需女需女,尔亦须语。 使君为理,玄风震古。 需女需女,尔亦须语。 我愿喙长三千里,枕著玉阶奏明主。 |
| 避风善阐台,极目见藤越。 悲哉古与今,依然烟与月。 自我居震旦,翊卫类夔契。 伊昔颈皇运,艰难仰忠烈。 不觉岁云暮,感极星回节。 元昶同一心,子孙堪贻厥。 |
| 荆衡气偏秀,江汉流不歇。 此地多精灵,有时生才杰。 伊人今独步,逸思能间发。 永怀掩风骚,千载常矻矻。 新碑亦崔嵬,佳句悬日月。 则是刊石经,终然继梼杌。 我来观雅制,慷慨变毛发。 季主尽荒淫,前王徒贻厥。 东周既削弱,两汉更沦没。 西晋何披猖,五胡相唐突。 作歌乃彰善,比物仍恶讦。 感叹将谓谁,对之空咄咄。 |
| ...,其言则传。 爰述帝制,大搜王道。 曰天曰人,是祖是考。 礼乐咸苦,诗书具草。 贻厥孙谋,永为家宝。 伊余小子,信惭明哲。 彼网有条, |
| ...垤土臬。 转徙入吴都,纵横碍门闑。 缥囊轻似雾,缃帙殷于血。 以此为基构,将斯用贻厥。 重于通侯印,贵却全师节。 我爱参卿道,承家能介洁。 潮田五万步,草屋十余楶。 微宦不能去,归来坐如刖。 保兹万卷书,守慎如羁绁。 念我曾苦心,相逢无间别。 引之看秘宝,任得穷披阅。 轴闲翠钿剥,签古红牙折。 帙解 |
| ...意绪拙。 人皆机巧求,百径无一达。 家为唐臣来,奕世唯稷卨。 只垂青白风,凛凛自贻厥。 犹残赐书在,编简苦断绝。 其间忠孝字,万古光不灭。 孱孙诚瞢昧,有志常搰搰。 敢云嗣良弓,但欲终守节。 喧哗不入耳,谗佞不挂舌。 仰咏尧舜言,俯遵周孔辙。 所贪既仁义,岂暇理生活。 纵有旧田园,抛来亦芜没。 因之成否塞,十载真契阔。 冻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