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火鼠不畏热,冰蚕不畏寒。 未能蹈冰火,吾姑袭人间。 徒骇广可泳,太行巍可攀。 世路蹇幽蔽,邅回行路难。 君坐歌三调,我起舞七盘。 歌苦舞未终,观者心未酸。 矢言浩无极,恐彼隔肺肝。 无言赋悄悄,永夜长寤叹。 |
| 严平本高尚,远蹈古人风。 卖卜成都市,流名大汉中。 旧井改人世,寒泉久不通。 年多既罢汲,无禽乃遂空。 如何属秋气,唯见落双桐。 |
| 伤哉道学不容时,力抵先生蹈至危。 槐棘佥谋虽日伪,草茅公论实难欺。 苍梧千里地虽远,白首一心天自知。 借问西山近何似,白云长护紫阳碑。 |
| 唐家基业重於山,甯许胡雏据九关。 当日人心旋堵,异时世变却循环。 壤分旄钺谁能制,政出貂璫不复还。 千古高岩销苍藓,空留遗迹蹈元颜。 |
| 世趋捷径蹈危机,公独安恬度岁时。 但见谦谦卑自牧,不为赫赫急人知。 政成名已闻丹扆,官满身将上赤墀。 岂料一朝成奄忽,空传南国去思碑。 |
| 金沙道是殿群芳,不道荼蘼输一场。 十里红妆蹈青出,一张锦被晒晴香。 只须旧荫已无暑,更走新条如许长。 若恨昨朝来草草,夜来风雨更禁当。 |
| 通往通来无四旁,津梁未必不相妨。 吾行拗折津梁柱,尽放途入蹈大方。 |
| 高蹈烟霞远世尘,翠微深处一纷巾。 若非严濑垂竿客,即是桃源避世人。 |
| 古之求仁者,信道不蕲获。 颜生何所乐,宁蹈饥寒厄。 能知四勿功,六根本非贼。 |
| 寒劲滋烟浪,根浮蹈雪霜。 同舟谙楚俗,空橐返吴乡。 聚散羁情远,行藏话柄长。 骤逢接言笑,直觉背时妆。 |
| 人生久矣无百年,六十七十已为寿。 嗟予忽忽蹈此境,衰发如蓬面枯瘦。 孤松摧折老涧壑,病马凄凉依栈豆。 尚无筹策活目前,岂有功名付身後。 壁疏风入灯焰摇,地炉火尽寒萧萧。 胸中白虹吐千丈,庭树叶空衣未纩。 |
| 春辉寸草恋亲慈,百蹈危机总未知。 岂为豹皮留盛誉? 何妨马革裹遗尸。 海天迢递思兄夜,圜土凄凉忆父时。 国恨家仇忘不得,苌弘化碧杳无期。 |
| 咏仁蹈德,骎骎措刑。 舄弈千载,薰为太平。 |
| 余闻灵凤胶,可以续断弦。 又闻返魂香,招魂以其烟。 因念三季时,人为世态迁。 迁之不自觉,纯信成险艰。 中含妒与忌,外即怡温颜。 覆人如覆舟,先示其甘言。 中夜蹈虎尾,雾海生波澜。 投彼机会时,倾亡果忽然。 愿得灵凤胶,续之於仁贤。 愿得返魂香,返其淳化源。 |
| 文鳐游西海,夕飞向吴洲。 朱鳖生明月,渊潜未可求。 由来有变化,何能计沉浮。 君子蹈出处,谁能等隅陬。 临水赋二者,相送无离忧。 |
| 吾闻古志人,往往感时节。 所悲非贱贫,要在奋功烈。 子今才且少,方以艺自拔。 譬如适万里,所利轮与辖。 翻然反虚无,乃与所事别。 愿持君子叹,勉蹈古人辙。 |
| 麒麟出鲁郊,商鉏为不祥。 向非孔仲尼,何异犬与羊。 所以路傍人,按剑默夜光。 近时青云士,岂无鲁连子。 气节苟不申,甘蹈东海死。 世人闻此言,弃之如敝屣。 投君勿复道,北风吹易水。 |
| 梅仙蹈雪步生尘,储后梅诗雪共新。 玉句金章云锦字,问天觅得隔年春。 |
| 古今不殊途,掩卷独长想。 炎炉与死灰,相去如反掌。 彼昏诚不知,一醉富莫量。 那知道旁殍,曾是厌杯盎。 一金短贩儿,岂暇议得丧。 但怜反复间,观者为惆怅。 圣贤蹈大方,不苟目前妄。 寄身爱憎间,得失真一饷。 |
| 携家满路蹈春华,儿女欣欣不忆家。 骑吏也忘行役苦,一人人插一枝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