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运判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张运判挽诗》

    悃愊汉循吏,咨询周使臣。
    知心三坐主,报国两门人。
    彩绣方趋户,丝麻已在身。
    至今寒食路,孺慕镇如新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依韵答梁坚运判见寄》

    蔽野旌旗色,满山笳吹声。
    功名早晚就,裴度亦书生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张运判□□之母吕宜人挽诗》

    锦乡閒日月,象服俨山河。
    富贵吾无羡,平反尔几何。
    相依在岁晚,不竞得天多。
    欲报无终极,悲风振蓼莪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张运判□□之母吕宜人挽诗》

    昔在伤皇辟,子行犹不归。
    嫠居言有则,丧事礼无违。
    轲母三迁教,莱儿七十衣。
    至今霜月夜,松竹带芳徽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

    万里西征一叶舟,谁怜天地此生浮。
    初征秋浦雁飞处,又泊江南相叶洲。
    贫困尽从归后见,雄豪半为病来休。
    十年心事闲搔首,荻雨芦风总是愁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

    一节西来已骇传,不堪归去便湘川。
    舟行彭蠡轻文种,酒到当阳醉乐天。
    台谏久无公议论,朝廷新有骤除迁。
    臣心毕竟终忧国,不敢瞻乌涕泫然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运判南园瞻民阁》

    青都高与紫霄通,独此危栏望不穷。
    万岭过云秋色里,一峰擎雪夕阳中。
    檐楹晓落天仓月,窗户晴吹石阙风。
    民吏安闲财赋足,管弦时复在层空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潼川路施运判生日》

    家声烨烨自乾淳,王谢门中着此身。
    金碧池边金碧使,玉山台上玉山人。
    都将奕叶芝兰味,散作群州桃李春。
    应记西陵分首后,枯棋一局几回新。
  • 9
    [宋]

    运判再以前韵见寄》

    突兀朱堂冠北城,云峰满目互阴晴。
    凭栏不负思山意,对酒何烦考鼓声。
    清话从容双尘秃,雕章温丽百金轻。
    归轩未必能相迟,梦绕西湖春水生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思南岳呈运判承议》

    曾逐篮舆访懒残,楼台萦转在峰峦。
    银灯夜向猊床拜,别殿晨披贝叶看。
    选胜危梯经巀嵲,登高余思凭栏干。
    归来认是游仙梦,过尽春风料峭寒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潼川路施运判生日》

    朔歇饕寒凝不禁,地雷应合战群阴。
    悠悠未快功名手,渺渺谁觇造物心。
    三寿作朋刚已复,二阳初动卦为临。
    经纶及此身强健,插颔青丝雪未侵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送李仁甫运判赴召三首》

    累岁徵贤诏,于今始一业。
    已令人意满,更着驿书催。
    白璧有成价,蛾眉无巧媒。
    经纶夙昔事,吾驾不须回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送李仁甫运判赴召三首》

    嵩贷国之镇,凤麟天所生。
    有人占宝气,无耳着修名。
    斯道自神圣,尔曹聊重轻。
    晋书定一付,一代听权衡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《送李仁甫运判赴召三首》

    瞿塘六月浪,如马亦安流。
    舟楫鱼龙喜,藜蒿虎豹忧。
    低回嗟薄宦,慷慨动商讴。
    门户今如线,非为粱稻谋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寄别向运判德献移闽宪》

    薄枝工奚取,知音一已多。
    从公日几许,去我意如何。
    梦里闽山月,吟边楚水波。
    门阑万珠履,更试岁寒柯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寄别向运判德献移闽宪》

    再岁三移节,千山一据鞍。
    梅花锦囊古,霜月绣衣寒。
    民欲刑几措,公於此岂难?
    谁令清庙器?
    未著侍臣冠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送曹子方赴福建运判

    平生邺下曹公子,家世风流合有文。
    横槊尚传瞒相国,紫髯不是画将军。
    诏书宽大民何怨,刺史威严吏合勤。
    好作楚词更下俚,云中一降武夷君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

    王孙旧读五车书,手把山阳太守符。
    未驾朱轓辞辇毂,却分金节佐均输。
    人才自古常难得,时论如君岂久孤。
    去去便看归奏计,莫嗟行路有崎岖。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周运判彦约芍药》

    独殿群芳占晚春,对花犹幸有斯人。
    宓妃正自须曹赋,楚女何妨与宋邻。
    醉著午风沈似酒,妆融朝雨细如尘。
    边城正藉诗书帅,俎豆於今识祭遵。
  • 20
    [宋]

    《前利路运判冲佑李君挽诗二首》

    笃谨宁违俗,清淳不近名。
    几多岐上泣,独自吉中行。
    岁晚露沾草,山空霜满荆。
    南溪后月夜,的的为谁明。
相关杂谈
相关成语
相关词典
范文 | 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