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少陵近体诗,其间备众体。 链语发英华,立意为根柢。 如击常山蛇,应处贯首尾。 今人一体看,而不究其理。 |
| 愁极犹知吾道尊,尚烦几许北堂萱。 善人在疚乡评减,老物可憎天意存。 谩使楚囚临澧浦,难教汉使识河源。 著书昔日年犹少,老意今朝欲绝言。 |
| 江头未省逢春事,风雨朝朝夜夜深。 皎洁一生余白发,辛勤百计只丹心。 不疑郑默世能怨,敢恨虞翻论所侵。 明日逢人添俛首,会催归兴到山林。 |
| 何事兰成酷爱愁,借愁为乐总宜休。 天涯二月无新历,京国三年误旧游。 忽接家书迷远近,欲为客难却沉浮。 道人犹喜频相遇,话尽丹丘更虎丘。 |
| 沉沉何处有春柔,目极无垠风雨秋。 底事须登七尺剑,要当自掖千金裘。 图书虽满愧黄绢,桃李纵开嘲白头。 事与愿违宜泯泯,愿违於事更悠悠。 |
| 病目经旬作梦中,只应天意欲教慵。 诗成愿作瞎太祝,位极耻为盲老公。 不用千忧徒画足,何妨一笑谩书空。 颇不如喜见人志,好在春来六六峰。 |
| 草堂只在玉山西,未识风流顾恺之。 鸳冷绣衾春病酒,蜡销银烛夜敲棋。 每怀凤鸟栖梧树,辄倚乌几唱《竹枝》。 昨夜阑干明月上,恼人箫管不胜吹。 |
| 麟阁龙旂日月章,中兴再见赭袍光。 仰观焜燿人文盛,始识扶持德意长。 功利从今卑管晏,浮华自昔陋卢王。 愿将实学酬天造,敢效明河织女襄。 |
| 寰游不为菊丛生,观宴元因谷顺成。 阁御芙蓉称曼寿,殿开选德奏和声。 玉觞未饮心先醉,宝墨遥瞻眼倍明。 身在金坡空感遇,论思深愧策平平。 |
| 玉轴牙签焕宝章,簪绅侍列映秋光。 宴开芳阁儒风盛,坐对蓬山逸兴长。 稽古右文惭菲德,礼贤下士法前王。 欲臻至治观熙洽,更罄嘉谋为赞襄。 |
| 旧游兰若尽英才,坐上高谈亦壮哉。 老去语音虽记忆,众中容貌各惊猜。 津亭夜雨故人少,樽酒灯花乡信来。 茂苑相逢话京洛,柂楼犹喜待春回。 |
| 使君元自锦官来,百丈重寻滟澦回。 化阅行年如伯玉,心成全德过王骀。 把麾政尔人生富,持橐终期间世才。 莫问桃花今老矣,刘郎去后任渠栽。 |
| 门巷清如水,情怀淡似秋。 诗吟唐近体,谈慕晋高流。 托命须长鑱,浮家只小舟。 江南烟雨岸,何处不堪留? |
| 爱尔闲情好,林堂白昼长。 楷书临小晋,近体学中唐。 水莳一池芡,园栽十亩桑。 不知篱下菊,秋后肯分香。 |
| 伫倚危楼风细细。 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 草色烟光残照里。 无言谁会凭阑意。 拟把疏狂图一醉。 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。 衣带渐宽终不悔。 为伊消得人憔悴。 (案以上二首别又见欧阳修《近体乐府》卷二) |
| 家在文昌古堰西,红蕖环映碧涟漪。 饱钟天地清脾气,厌作江湖近体诗。 雪茧草书香不断,玉壶冰壑梦相随。 自怜未到参禅处,欠问彭城老祖师。 |
| 莫问西临统万城,书签月色落南荣。 远天雁去惊幽梦,近体诗来慰老情。 筹笔阵寒徒许国,题鞭句险政伤生。 敢寻五世蓬莱路,异姓王孙尚避名。 |
| 无住先生独住庵,得朋犹冀自西南。 丹心事国忠无二,白首尊师谊在三。 诗少古风惟近体,学惭实践谩虚谈。 退之未离乎儒者,坐井观天错议聃。 |
| 不见贤甥十一年,新诗示我百余篇。 古风已喜能行意,近体尤欣细属联。 宅相真成珠在侧,冷官休叹坐无毡。 作诗勿谓今余事,更下工夫继玉川。 |
| 野寺木鱼午不响,老僧乞米樵松根。 志幽思苦作诗戏,处身不忌如洼樽。 大轴视我正其欲,尚恨近体意虚辱。 报以五字陶谢家,要看素丝难纯束。 江头梅雨灭槐火,我正思公惭饭颗。 复我苦淡来恼子,叹息有能无不可。 枉是昼公出前溪,猥效苏州失故栖。 苏州风流今不见,公乎老矣谁提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