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朝发嘉鱼县,晚泊通济口。 睡起喜微凉,船窗一杯酒。 长渔吹浪声恐人,巨鼋露背浮奫沦。 今夕风生月复暗,寄语舟人更添缆。 |
| 丹包赤实破苍颜,冬至都无十日闲。 剩选黄柑留过客,天寒谁肯更寻山。 |
| 野树皆绿叶,清江初白苹。 偶来无筮日,小出当行春。 人颂勾龙社,恩沾佩犊民。 横江三百丈,遥见石嶙峋。 |
| 往年初堰坏,乐岁亦民饥。 再见龙尾水,如兴鸿却陂。 名同召伯埭,人立许杨祠。 祝史有祀事,歌予迎送诗。 |
| 何人彼岸幻长虹,接引众生入大通。 彼此本来无间断,度人了后勿论功。 |
| 通往通来无四旁,津梁未必不相妨。 吾行拗折津梁柱,尽放途入蹈大方。 |
| 衡门掩绿苔,树下绝尘埃。 偶赴高僧约,旋知长者来。 云山堪眺望,车马必裴回。 问以何为待,惭无酒一杯。 |
| 君子远相寻,联镳到敝林。 有诗谁索和,无酒可赊斟。 门列晴峰色,堂开古木阴。 何因驻清听,惟恐日西沉。 |
| 虹堤崛起开危轩,四彻空旷围山川。 刺天万里烟树外,破浪一去风中船。 青黄乱眼裂春锦,鸣声聒耳惊秋蝉。 亭前深处不百尺,神物窟此犹安然。 |
| 岁岁桃花水到时,野航客子命如丝。 赵侯小试济川手,雪浪翻天不溅伊。 |
| 一派清江两岸平,湿云将雨暗柴荆。 十年一觉荆州梦,通济江头沌里行。 |
| 若得桥行心亦行,莫教孤负见贫僧。 不因通济何如此,暗室千年忽遇灯。 |
| 余声宛宛拂庭梅,通济渠边去又回。 若使炀皇魂魄在,为君应合过江来。 |
| 平地忽突兀,敏手何神哉。 蔼然色笑中,见此通济才。 入门知我心,三岁犹初来。 祀典关百世,所贵重讨裁。 |
| 万载洪机一发,直得耳聋眼瞎。 放身通济仁心,度尽微尘佛刹。 劝英贤,须特达,百亿龙天齐鉴察。 大开宝藏施珠珍,个裹无私一毫发。 |
| 问路先从通济桥,沿溪长岸去迢迢。 人间别有神仙境,云里深藏古洞霄。 石穴幽阴然火照,琳宫清旷隔尘嚣。 山蟠九锁人希到,得侣同游俗虑消。 |
| 闻有高居直百金,西山南麓北山阴。 园通济水池塘好,花近洛川颜色深。 人去节旄分重镇,客来猿鹤感幽吟。 潩溪雨过西湖涨,归兴萧然定不任。 |
| 泛泛流萍滚滚蓬,偶然南北偶然逢。 一樽通济桥边酒,两夜临濉驿外钟。 行矣风波宜尚慎,归哉尘土不相容。 事功早立须知退,学稼它年访老农。 |
| ...令伤弓鸟,日暮飞向越。 闻知感激语,胸中如有物。 举头望青天,白日头上没。 归来通济里,开户山鼠出。 中庭广寂寥,但见薇与蕨。 无虑数尺躯,委作泉下骨。 唯愁揽清镜,不见昨日发。 愿怜闺中女,晚嫁唯守节。 勿惜四座言,女巧难自说。 |
| 正蒙字子明,江宁人。 居通济门外之罾湾,临河结庐,柴门昼闭。 带索拾穗,未尝俯仰于人。 年逾九十,隐沦终老。 今体诗几万首,今刻其什一,顾邻初为序。 台城一上路层层,景物萧条感慨增。 玄武湖秋鸿雁下,华林园泠露霜凝。 空山僧寺三更磐,隔岸人家半夜灯。 霸业只今消歇尽,惟余明月照金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