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端平曾叹阙三行,淳祐重来为补亡。 收拾一碑劳十载,此生凡事不须忙。 |
| 襄城得圆鲫,留以待吾友。 大梁又得之,始忆终按酒。 今君复持赠,重念滁阳守。 滁阳石濑中,此物岂无有。 三得实嘉遗,我敢自私口。 口且不争甘,事亦难利诱。 |
| 中岳仇先生,遗余饵松方。 服之一千日,肢体生异香。 步履如风旋,天涯不赍粮。 仍云为地仙,不得朝虚皇。 狡兔有三穴,人生又何常。 悲哉二廉士,饿死于首阳。 |
| 山拥云腴,水怀月昼。 照彻体前,湛存身后。 机头梭路微分,针鼻线芒初透。 灵涵万象兮彼不遗余,坐断十方兮我无渗漏。 |
| 玉帝愁闻早,雷公怒见须。 搜龙无嚲处,倒海不遗余。 稻里云初活,荞梢雪再铺。 老农啼又笑,欲去且安居。 |
| ...燎枯竹,勃郁烟充宇。 西山古松栎,材大招斤斧。 根槎委溪谷,龙伏熊虎踞。 挑抉靡遗余,陶穴付一炬。 积火变深黳,牙角犹愤怒。 老翁拥破毡,正昼出无屦。 百钱不满篮,一坐幸至莫。 御炉岁增贡,圆直中常度。 闾阎不敢售,根节姑付汝。 升平百年後,地力已难富。 知夸不知啬,俯首欲谁诉。 百物今尽然,岂为一炭故。 我老或不及,预为... |
| ...,八龄失吾祖。 今垂四十年,眉目略可睹。 当时深根培,所望大门户。 岳也忝一科,遗余曾不补。 而乃轻涛江,飞檄淮南府。 父兄肯相随,落饭共贫苦。 宁知事大谬,俱作一捧土。 去年汶素跸,永痛松柏古。 禄釜亦已矣,尚安事圭组。 今年误一出,竟犯时辈怒。 去国不及炊,触热到环堵。 无何七月望,新露洒秋宇。 近郊有兰若,梵呗薄云雨... |
| 供奉官郑文,尝官于武昌。 江岸裂,出古铜剑,文得之以遗余。 冶铸精巧,非锻冶所成者。 雨余江清风卷沙,雷公蹑云捕黄蛇。 蛇行空中如枉矢,电光煜煜烧蛇尾。 或投以块铿有声,雷飞上天蛇入水。 水上青山如削铁,神物欲出山自裂。 细看两肋生碧花,犹是西江老蛟血。 苏子得之何所为,蒯缑弹铗咏新诗。 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,腰间玉具高拄颐... |
| 此翁疑是香山,老来愈觉才情富。 天孙借与,金刀玉尺,裁云缝雾。 一曲阳春,樽前惟欠,柳蛮缨素。 对苍松翠竹,江空岁晚,伴明月、倾芳醑。 深谷修兰楚楚。 续离骚、载歌初度。 麻姑素约,天寒相访,遗余琼露。 拟借青鸾,吹笙碧落,采芝玄圃。 奈玉堂催召,文园醉叟,草凌云赋。 |
| 苏陈甥舅真冰玉,正始风流起颓俗。 夫人高节称其家,凛凛寒松映修竹。 鸡鸣为善日日新,八十三年如一晨。 岂惟家室宜寿母,实与朝廷生异人。 忘躯殉国乃吾子,三仕何曾知愠喜。 不烦拥笏强垂鱼,我视去来皆梦尔。 诵诗相挽真区区,墓碑千字多遗余。 他年太史取家传,知有班昭续汉书。 |
| 宣城死诸葛,管城不中书。 我无操舟长,顾病河流纡。 朝来罢茶瓯,闲诗念追摹。 毛锥不胜任,一战惊摧车。 孙郎吴中回,此物富有余。 自云得秘法,蠹口绝凯觎。 君今英妙年,赋成似相如。 自宜给笔札,奏技承明庐。 非如寒窗人,章句分锱铢。 多贮竟胡为,何妨稍遗余。 |
| 客有衡岳隐,遗余石廪茶。 自云凌烟露,采掇春山芽。 珪璧相压叠,积芳莫能加。 碾成黄金粉,轻嫩如松花。 红炉爨霜枝,越儿斟井华。 滩声起鱼眼,满鼎漂清霞。 凝澄坐晓灯,病眼如蒙纱。 一瓯拂昏寐,襟鬲开烦拏。 顾渚与方山,谁人留品差? 持瓯默吟味,摇膝空咨嗟。 |
| ...,中空有簧,行辄微响。 柳云得之浙中,相传王审知以遗钱镠,镠以赐一僧。 柳偶得之以遗余,作此诗谢之。 柳公手中黑蛇滑,千年老根生乳节。 忽闻铿然爪甲声,四坐惊顾知是铁。 含簧腹中细泉语,迸火石上飞星裂。 公言此物老有神,自昔闽王饷吴越。 不知流落几人手,坐看变灭如春雪。 忽然赠我意安在,两脚未许甘衰歇。 便寻辙迹访崆峒,径渡... |
| 近因周子出家书,乃得知君近起居。 复道移官在城府,未知几度入匡庐。 晋唐旧刻故存不,林壑幽人今有诸。 想见经行屡成赋,不妨传写总遗余。 |
| ...今予亦四十九,感之,次其韵。 玉芝一名琼田草,洞微种之七八年矣,云更数年可食,许以遗余。 故并记之。 寄卧虚寂堂,月明浸疏竹。 泠然洗我心,欲饮不可掬。 流光发永叹,自昔非予独。 行年四十九,还此北窗宿。 缅怀卓道人,白首寓医卜。 谪仙固远矣,此士亦难复。 世道如弈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