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裙缟袂于潜女,两足如霜不穿屦。 觰沙鬓发丝穿杼,蓬沓障前走风雨。 老濞宫妆传父祖,至今遗民悲故主。 苕溪杨柳初飞絮,照溪画眉渡溪去。 逢郎樵归相媚妩,不信姬姜有齐鲁。 |
内禅逾三甲,中兴会百年。 归疆才汶上,勒石未燕然。 忽怅龙髯堕,旋瞻燕翼传。 遗民满关洛,南望涕萦涟。 |
畴昔熙宁盛,远同麟趾时。 内敦勤俭德,阴辅太平基。 余烈光彤史,追荣备母仪。 遗民怀永裕,箫鼓不胜悲。 |
缅怀吴晋氏,天壤非异宇。 贤哉羊头镇,一用惠慈抚。 高怀寄山水,余事整军旅。 当年岘首叹,奄冉隔今古。 遗民俎豆之,庙貌压江浒。 谁令望碑人,堕泪若儿女。 |
翠华竟南渡,遗民不复都。 长城乃自坏,黄龙孰能屠。 空令二宫泣,五国怨啼乌。 ¤ |
我来镜水问遗民,想见堂堂报国身。 五月陂塘三百里,千年庙学一番新。 世传风烈今无数,自许经行得最亲。 一读金陵补天议,始知高处更惊人。 |
深仁厚德,流泽自无穷。 仙驭倏宾空。 衣冠未返苍梧远,遥望鼎湖龙。 人间仿佛认天容。 缥缈五云中。 帝城犹有遗民在,垂泪向西风。 |
南渡诚草草,长沙济艰难。 夜半舟移岸,今无晋衣冠。 松风自度曲,我弦不须弹。 慧远香火社,遗民文字禅。 虽非老翁事,幽尚亦可欢。 客来欲开说,觞至不得言。 |
清冬宾御出,蜀道翠微间。 远雾开群壑,初阳照近关。 霜潭浮紫菜,雪栈绕青山。 当似遗民去,柴桑政自闲。 |
种松为老伴,栽菊充岁粮。 新国苦长役,遗民怀故乡。 |
蔚郁相门望,新书在所衔。 昔随翁出宰,今见子封男。 大录鹜行至,遗民马首参。 击鲜良不恶,何日返槐庵。 |
穗历桃符漫告新,漆肌蓬鬓转成陈。 暮年多病全无赖,积雨初晴略似春。 香火荒山犹古庙,兵戈故国仅遗民。 承平旧俗吾能忆,差胜如今一辈人。 |
有数应前定,浮生难豫期。 为亲尝药去,俄自载工共归。 循吏堪为傅,遗民议立祠。 灵輀无路送,老咏不胜挥。 |
淮北燕南昔混同,相望却恨马牛风。 往来未省谁为伴,言语从来自不通。 百岁遗民悉绪外,数声羌笛梦魂中。 径须争渡长淮去,三月烟尘一洗空。 |
闻道边头数万兵,倒戈归我我遗民。 处降失策国非国,清野无粮人食人。 关外数州城不猎,山阳孤戍草无春。 书生忧愤空头白,自有经纶社稷臣。 |
荒山过雨薄寒新,洗尽西风扇底尘。 萍梗江湖今故国,干戈天地几遗民。 向来佳节都如梦,不谓衰年剩此身。 草草儿曹一杯酒,谁欤可与话酸辛。 |
淮江风急鸟蛇空,特立旌旄板荡中。 万里孤悬班定远,满城忠烈汉臧洪。 琼林星汉回文运,皖国云山誓武功。 尚忆绣衣行部日,遗民挥涕浙河东。 |
飘零洛社数遗民,诗酒当年困恶宾。 元亮本无适俗韵,孝章要是有名人。 蒜山小隐虽为客,江水西来亦带岷。 卷却西湖千顷葑,笑看鱼尾更莘莘。 |
有客娑罗自辟疆,寒梅几树倚东墙。 经销夜雨炉烟湿,女散天花布衲香。 居士青莲诗酒外,遗民白社水云长。 蒲团定起声闻寂,乌鸟何关噪夕阳。 |
君似冰壶透里清,岂容随众话锄耕。 自应才大难为用,无奈诗穷益有名。 祸此遗民缘俗吏,扶回兴丛赖书生。 欲烦尽挽天河水,一洗当年海上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