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鑽真珠解玉板即易,看窟笼著楔却难。 月色和云白,松声带露寒。 |
| 草径别通村墅,柴门只对河塍。 老妇自安鸡栅,小儿解守鱼罾。 |
| 祭鼓冬科野庙,茅茨小小人家。 水际数株榆柳,篱边几陆桑庥。 |
| 人皆在所乐,此乐独吾真。 一静灭万虑,空房无点尘。 雪清梅骨骼,烟养竹精神。 羁{左纟右曳}徒千丈,难拘散诞身。 |
| 扁舟颇多幽趣,孤月正照寒沙。 曲渚回塘深处,青灯竹屋谁家。 |
| 清游兴难穷。 倦就苔矶坐。 为爱松风凉,不知寒日堕。 鹿下饮溪流,猨来摘山果。 我本贵无闻,何用人知我。 |
| 影不落人间,空门断往还。 心如灰已死,身与石同顽。 洗耳清{左襫去衤右斗}瀑,搘筇静对山。 老僧閒甚富,谁欲贾予閒。 |
| 少年为远戍,两鬓已{上髟下思}{上髟下思}。 百战功谁赏,空闺信不来。 乡关成梦境,边月是愁媒。 听彻胡笳曲,寒声转更哀。 |
| 自入春来日日阴,客愁春恨两难禁。 不知门外东风信,看见池塘春水深。 |
| 一生踪迹任浮沉,两鬓生为雪易侵。 不可破除唯道义,最难凭托是人心。 清溪路口閒云合,白版门前落叶深。 老子衰年懒酬应,若非同伴莫相寻。 |
| 何年凤背古仙人,草木之中自化身。 丹袂翠翘秋色里,犹资沆瀣养精神。 |
| 四月人家麦政收,连绵阴雨不能休。 沿溪处处生深草。 饱杀南泉水牯牛。 |
| 寒来暑往古今同,万别十差不碍空。 昨夜铁牛头角露,满庭松柏撼秋风。 |
| 亭亭相对两苍松,不觉当门触祖翁。 后代儿孙无著莫,忍听萧瑟起凄风。 |
| 千古江山归雅量,犹今二眺有遗踪。 要知当日经纶志,问取丹崖几树松。 |
| 西方清泰国,元自是吾家。 宝树千般乐,金池四色花。 同游诸伴侣,一别风年年。 有意重归去,途程本不赊。 |
| 书满茅堂药满园,路蹊深绝似桃源。 夕阳过去樵声尽,一个猕猴出掩门。 |
| 寒虫感秋气,非为游子吟。 游子寂寞闻,自然动归心。 归到南岩秋欲晚,山栗正肥山稼满。 山中独坐看云时,还忆湖边旧吟伴。 |
| 达者性不晦,练形重入胎。 一元真璞在,三指旧山来,流俗见去住,法身无往回。 昔经行道院,香拨一星灰。 |
| 净土虽周遍,标方必在西。 一心无彼此,九品自高低。 久别情无奈,重旭路不迷。 依凭法藏愿,名字欲先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