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吴客来游古越都,缅怀前事更踟蹰。 高峰篆刻空秦望,遗庙丹青尚禹谟。 佛屋几迁王令宅,官租半入贺家湖。 日斜欲返烟城去,柳下春般吵受呼。 |
| 人寿百年三万日,有谁曾满百年来。 腾腾任运聊堪乐,汩汩劳生尽可哀。 富贵惟增身外累,酕醄当覆掌中杯。 到头一等皆归死,未死须教笑口开。 |
| 禅翁八十鬓如霜,冷坐云边旧竹房。 唯放此身长懒散,更无余事可思量。 飞流激石泉珠迸,斜照入林松影长。 即景成诗疑未稳,更寻樵父为平章。 |
| 日南午,理事相谙更相互。 三门拈向灯笼头,休问他家觅归路。 |
| 平旦寅,当人有道事须亲。 不闻先圣有慈训,莫认狂痴作近邻。 |
| 日入酉,净室梦香孤坐久。 忽然月上满东窗,照我床头瑞香斗。 |
| 七十七岁潜山翁,见闻已尽如盲聋。 只在山边水边住,了得人空我亦空。 铁心石肠安晚节,未输金口而木舌。 此真难与时人说,明知独有高空月。 |
| 身閒日日日高眠,疏牖开於叠嶂边。 巨竹拂云知地力,细泉鸣玉自天然。 墙头卢橘金丸重,篱角杨梅火齐圆。 只与禽猿同此乐,莫教马迹到门前。 |
| 野寺居来岁月长,幽深真是隐人乡。 怪枝结顶青松古,巨石分流碧涧长。 拈弄诗章非俗事,断除禅病得良方。 因悲窃国亡身者,枉作尘劳梦一场。 |
| 不求富贵不嫌贫,天地悠悠任此身。 飞步任教趋要路,好怀到底属閒人。 自归白屋交游远,认昨青山面目真。 平地退藏知是宝,太行从古有摧轮。 |
| 客裏还惊节序还,倚阑搔首独凄然。 垂开柳眼如相看,落尽梅花又可怜。 幻境自知如梦螘,离情几欲托啼鹃。 数声忽听乌檐角,款曲吹残谷口烟。 |
| 内外中间,觅罪不得。 瞌睡醒来,眼睛突出。 一从归去皖公山,直至如今没踪迹。 |
| 常於静处着閒身,别是清虚冷澹人。 禅里断除千种法,吟中消受一生贫。 声名岂必存编简,林壑从来有隐沦。 云中溪山无限景,对余一一意皆真。 |
| 常於静处著閒身,别是清虚冷淡人。 禅里断除千种法,吟中消受一生贫。 声名岂必存编简,林壑从来有隐沦。 云月溪山无限景,对余一一意皆真。 |
| 借得空房住十春,野麋山鹿日相新。 宁嫌老景犹为客,却喜闲身不属人。 於转物时观世界,向无心处得天真。 深居谢绝曾非傲,朽钝形骸畏屈伸。 |
| 千里辞家比塞鸿,飘飘不定又还东。 波平暂喜扁舟稳,天阔回瞻故垒空。 别墅烟昏归晚牧,长江雨歇挂晴虹。 前程行止谁能计,已悟浮生似梦中。 |
| 心绝驰竞如安流,身逃系属同虚舟。 无车每每跨黄犊,有暇时时盟白鸥。 随分嬉游随分乐,可曾计较可曾愁。 老吟亦不记声律,乱写孟郊沙井头。 |
| 因悟维颠匪一绳,遂无心续祖师灯。 只图尘苞难窥影,远入深峰不记层。 土木形骸从朽腐,冰霜志节自坚凝。 非吾同伴如相觅,牢闭蓬门定不譍。 |
| 尔图我真,又求我赞。 我真我赞,两重公案。 家丑不外扬,已德不自谈。 寄之以数,六九五十三。 |
| 行路难,行路难,最难难是过台山。 唯有赵州公验正,昂头掉臂总闲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