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重山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小重山·竹里清香帘影明》

    竹里清香帘影明。
    一枝照水弄精神。
    楼头横管罢龙吟。
    休三弄,留为与调羹。
    紫陌与青门。
    溪边浮动处,绝纤尘。
    等闲休付寿阳人。
    潇洒处,月淡又黄昏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小重山·松是交朋竹是邻》

    松是交朋竹是邻。
    横枝临水瘦,月黄昏。
    冲寒香入岭头云。
    清到底,人共一般清。
    好句更无痕。
    门前无俗客,不须扃。
    暂将骚致答花神。
    从此去,题动玉堂春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小重山·重举金猊多炷香》

    重举金猊多炷香。
    仙方调绛雪,坐初尝。
    醉鬟娇捧不成行。
    颜如玉,玉碗共争光。
    飞盖莫催忙。
    歌檀临阅处,缓何妨。
    远山横翠为谁长。
    人归去,馀梦绕高唐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小重山·鼓报黄昏禽影歇》

    鼓报黄昏禽影歇。
    单衣犹未试,觉寒怯。
    尘生锦瑟可曾阅。
    人去也,闲过好时节。
    对景复愁绝。
    东风吹不散,鬓边雪。
    些儿心事对谁说。
    眠不得,一枕杏花月。
  • 5
    [元]

    《小重山 时有武林之行、值时变,故弗果,因》

    笑问西风一叶舟。
    阿谁招我上,武林游。
    岂知身世两悠悠。
    西湖好,孤负桂花秋。
    应笑乐平侯。
    无端千百计,一场休。
    愿将功烈阐皇猷。
    南飞雁,莫为稻梁谋。
  • 6
    [元]

    《南乡子 至元六年九月十四日,李重山宪副寿》

    风宪至山南,遂大宴合乐。
    重山号梅庭主人,所居官舍,即旧水犀亭,久桂宇散秋香。
    咫尺梅庭十月阳。
    红叶黄花风致好,华堂。
    不比寻常进寿觞。
    褒诏烂龙光。
    百丈苍官丈霜。
    信是天恩宽似海,徜徉。
    就趁笙歌
  • 7
    [元]

    《南乡子 至元六年九月十四日,李重山宪副寿》

    风宪至山南,遂大宴合乐。
    重山号梅庭主人,所居官舍,即旧水犀亭,久桂宇散秋香。
    咫尺梅庭十月阳。
    红叶黄花风致好,华堂。
    不比寻常进寿觞。
    褒诏烂龙光。
    百丈苍官丈霜。
    信是天恩宽似海,徜徉。
    就趁笙歌
  • 8
    [元]

    《江月晃重山 辛丑上元前一夕,积雪试晴,顿》

    ,慨然感兴,以此写之梅萼香融霁雪,檐牙暖溜悬冰。
    出林幽鸟动春声。
    元宵近,愁里梦还惊。
    村巷依然素月,寒窗只是青灯。
    难寻遗老问承平。
    南朝事,千古独伤
  • 9
    [宋]

    《长相思令/长相思》

    一重山。
    两重山。
    山远天高烟水寒。
    相思枫叶丹。
    菊花开,菊花残。
    雁已西飞人未还。
    一帘风月闲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举赵州访二庵主公案颂》

    一重山尽一重山,坐断孤峰子细看。
    雾卷云收山岳静,楚天空阔一轮寒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北湖水月》

    奁镜平开碧四围,百重山里亦希奇。
    写成万古空明趣,只为中秋一首诗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忆别》

    忆别富公子,山桃两度花。
    人情皆念旧,客路如家。
    野草连天阔,重山抱日斜。
    寄书无过雁,愁眼眩飞鸦。
  • 13
    [明]

    《闲泛》

    无事亦波间,孤舟觉自闲。
    树边春雾敛,尖露几重山。
  • 14
    [明]

    《塞上》

    天设居庸百二关,祁连更隔万重山。
    不知谁放呼延入,昨日杨河大战还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恩德寺》

    平昔常闻风水洞,重山複水去无穷。
    因缘偶入云泉路,林下先闻接客钟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失调名》

    高安更过几重山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还家》

    还家岂不乐,生事未应闲。
    朝日已复出,征鞍方更攀。
    伤心百道水,阂目万重山。
    何以忘羁旅,翛然醉梦间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过皖口》

    皖城西去百重山,陈迹今埋杳霭间。
    白发行藏空自感,春风江水照衰颜。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南涧楼》

    扑扑烟岚绕四阿,物华终恨未能多。
    故应陡起三千丈,始奈重山复岭何。
  • 20
    [唐]

    《毛公坛》

    毛公坛上片云闲,得道何年去不还。
    千载鹤翎归碧落,五湖空镇万重山。
相关诗人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