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塞鸿声声飞不住,终日南征向何处。 大漠穷阴多冱寒,分飞不得长怀安。 春去秋来年岁疾,湖南蓟北关山难。 寒飞万里胡天雪。 夜度千门汉家月。 去住应多两地情,东西动作经年别。 南州风土复何如,春雁归时早寄书。 | 
| 鸟泊随阳雁,鱼藏缩项鳊。 停杯问山简,何似习池边。 | 
| 双鹤南飞度楚山,楚南相见忆秦关。 愿值回风吹羽翼,早随阳雁及春还。 | 
| 云浮朝惨淡,风起夜飕飕。 欲作冰霜地,先回草树秋。 征人倚笛怨,思妇向砧愁。 为问随阳雁,哀鸣岂有求。 | 
| 阳月随阳雁,遥从塞上来。 北人江北望,不见陇头梅。 坐下杨朱泪,吟为庄舄哀。 聊传数行札,千里送君回。 | 
| 一别旌旗已一年,二林真子劝安禅。 常思双戟华堂里,还似孤峰峭壁前。 步出林泉多吉梦,帆侵分野入祥烟。 自怜酷似随阳雁,霜打风飘到日边。 | 
| 病卧秋风,懒寻杯酒追欢宴。 梦游都甸。 不改当年观。 故旧雕零,天下今无半。 烟尘远。 泪珠零乱。 怕问随阳雁。 | 
| 溪行逢雪后,明月照孤身,夜榜闻烟艇,春耕见樯人。 早梅容易落,征路往来频。 应感随阳雁,年年度柳津。 | 
| 秋来定有池阳雁,飞过蓬莱报子知。 天上旧游今似梦,觉来追忆如甚悲。 檐前日屋融融暖,阁下风廊细细吹。 最爱石渠明月夜,清霜飞下老梅枝。 | 
| 幸免低头向府中,贵将藜藿与君同。 阳雁叫霜来枕上,寒山映月在湖中。 诗书何德名夫子,草木推年长数公。 闻道汉家偏尚少,此身那此访芝翁。 | 
| 唱第八年八,折腰三考书。 上官容我拙,朴学与时疏。 冷落随阳雁,蹒跚上竹鱼。 平生经世志,穷达岂关渠。 | 
| 陌上凉风槐叶凋,夕阳清露湿寒条。 登楼望月楚山迥,月到南楼山独遥。 心送情人趋凤阙,目随阳雁极烟霄。 轩辕不重无名客,此地还能访寂寥。 | 
| 自是清都紫府人,偶来庆见宰官身。 诸公有类随阳雁,此老方为透网鳞。 环辙已偿行去脚,拥书更结未来因。 石湖虽有闲风月,谁许深偿寂寞滨。 | 
| 四十年前忝此除,偶因诗祸免题舆。 故交反眼炎凉异,岁月惊心露电如。 衔内条冰疑有欠,镜中须雪摘无馀。 南州剩有随阳雁,若比江湖易寄书。 | 
| 轻策临绝壁,招提谒金仙。 舟车无由径,岩峤乃属天。 踯躅淹昃景,夷犹望新弦。 石门变暝色,谷口生人烟。 阳雁叫平楚,秋风急寒川。 驰晖苦代谢,浮脆惭贞坚。 永欲卧丘壑,息心依梵筵。 誓将历劫愿,无以外物牵。 | 
| 南宫饮散动经年,此会羁魂各黯然。 霄汉故人谁更在,江潭逐客自堪怜。 疏灯细雨开秋宴,落叶惊风搅夜眠。 归去晋陵成远别,好凭阳雁望南天。 | 
| 浮湘沿迅湍,逗浦凝远盼。 渐见江势阔,行嗟水流漫。 赤岸杂云霞,绿竹缘溪涧。 向背群山转,应接良景晏。 沓障连夜猿,平沙覆阳雁。 纷吾望阙客,归桡速已惯。 中道方溯洄,迟念自兹撰。 赖欣衡阳美,持以蠲忧患。 | 
| 共尔髫年故,相逢万里馀。 新春两行泪,故国一封书。 夏口帆初落,涔阳雁正疏。 唯当执杯酒,暂食汉江鱼。 | 
| 我从淮上归,君向海澨去。 安知无几舍,邂逅不相遇。 颇知飞空云,到月不得附。 月行既不留,云亦值风故。 诚知会合难,岂是忘所赴。 我虽蹑新屩,心不舍旧屦。 谁谓若世人,食瓜思弃瓠。 君南我赴北,日见阳雁度。 兹欲远寄首,雁行高且骛。 但诵金石言,於时傥无忤。 | 
| 江湖同避地,分首自依依。 尽室今为客,惊秋空念归。 岁储无别墅,寒服羡邻机。 草色村桥晚,蝉声江树稀。 夜深宜共醉,时难忍相违。 何事随阳雁,汀洲忽背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