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疾雷破柱识工臣,急雨冲泥见故人。 斗酒为浇新意气,老夫笔底亦精神。 |
| 凌晨丽城去,薄暮上林栖。 辞枝枝暂起,停树树还低。 向日终难托,迎风讵肯迷。 只待纤纤手,曲里作宵啼。 |
| 尝闻太丘长,德不负公卿。 墟暮今千载,昆云亦一城。 本怀深闭蓄,余论略施行。 故自有仁政,能传家世声。 |
| 朽株难刻书,枯叶任凋零。 旧友频相问,村酤独未醒。 山牙收细茗,江实得流萍。 颇似申屠子,都忘足被刑。 |
| 师曾画荷花,昔藏余家。 癸丑之秋,以贻听泉先生同学。 今再展玩,为缀小词。 时余将入山坐禅,慧业云云,以美荷花,亦以是自劭也。 丙辰寒露。 一花一叶,孤芳致洁。 昏波不染,成就慧业。 |
| 勋业无成散似樗,青铜欣见二毛初。 中郎兴动秋风起,太傅诗成壮岁余。 皎皎易污时一沐,星星难染漫千梳。 等闲得此无情物,自有忘忧满架书。 |
| 已奏囊封墨尚新,又携袖疏榻前陈。 小臣忧国言无隐,先帝如天笑不嗔。 阙下举幡空太学,路傍卧辙几遗民。 愚儒未解天公意,偏寿它人夭此人。 |
| 岁晚沧洲筑草堂,却将逢掖换轩裳。 市朝共叹凤高翥,世俗或疑麟不祥。 童子举扶犹忼慨,门人要絰各凄凉。 衰残无复相镌切,遗墨常留几案傍。 |
| 阅世真难记,如公自不忘。 其于书太简,正以懒相妨。 |
| 陈侯学诗如学道,又似秋虫噫寒草。 日晏肠鸣不俛眉,得意古人便忘老。 君不见向来河伯负两河,观海乃知身一蠡。 旅床争席方归去,秋水黏天不自多。 春风吹园动花鸟,霜月入户寒皎皎。 十度欲言九度休,万人丛中一人晓。 贫无置锥人所怜,穷到无锥不属天。 呻吟成声可管弦,能与不能安足言。 |
| 儿童闻太丘,邂逅两心投。 与汝今为伴,知吾不复忧。 园桃已解萼,沙水欲惊舟。 一见南飞雁,江边肯更留。 |
| 癯槁岩下士,迹隐心捷径。 汗颜尘中夫,谄笑幸游骋。 贤哉陈夫子,两不伤厥性。 洁身风波涂,独若万钧锭。 |
| 君气久已浩,君志复何求。 同声久绝和,一见忘百忧。 藜藿鄙膏粱,絺綌傲孤裘。 德辉下可览,安用翔九州。 |
| 漆开辞未信,颜回恃有回。 为贫仕何媿,得已非自贤。 破褐坐穷阎,声华飞日边。 苦节勿匏瓜,仲尼任苍天。 |
| 辰极不改北,沧溟日输东。 圣道亦如是,味者自异同。 哇郑迷世习,舍鱼当取熊。 蓍龟期吾子,此语闻先翁。 |
| 黄童三尺世无双,笔头衮衮悬秋江。 不忧老子难为父,平生崛强今心降。 我来喜共阿戎语,应敌纵横如急雨。 生子还如孙仲谋,豚犬谩多何足数。 黄家小儿名拾得,眉如长松眼如漆。 只今数岁已动人,老人留眼看他日。 笑君老蚌生明珠,自笑此物吾家无。 君当置酒我当贺,有儿传业更何须。 |
| 昏昏嗜睡元非病,续续题诗不耐闲。 作意买山还得笑,多方拔白郤成斑。 |
| 过雨作秋清,归云放月明。 入帘摇竹影,塞耳落洪声。 |
| 唤作忘忧草,相看万事休。 若教花有语,郤解使人愁。 |
| 闭户风将雨,通宵浪打头。 若为中夕听,复作别时愁。 宿雁鸣渔火,村舂急暗投。 不应田二顷,能使寸心休。 |